-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下面是 送范德孺知庆州 宋代黄庭坚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敌人开户玩*,掩耳不及惊雷霆。 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 阿兄两持庆州节,十年骐驎地上行。 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 折冲千里虽有余,论道经邦政要渠。 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 春风旍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 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箠笞羌胡。 译文 你父亲懂得治理国事有如懂用兵,边塞上连草木都知道成名。 他使敌人打开门户以我为*,又使敌人掩耳不及畏我如雷篷。 平生确有救国的大计,百分之一也不曾试行便葬身九京。 你哥哥两次持着庆州节,十年中像骐骣地上行。 深沉大度好似卧虎,使边民耕田种桑生儿育女。 运筹帷幄虽有馀裕,论大道治邦国正需要渠。 你青春年少外任补官在父兄之处,自然是才力能应时势所需。 春风吹动旌旗拥有万夫,幕下将领们盼望塞外草枯。 个人的智勇功名都不在你的眼里,你要用折断的马鞭捶打羌胡。 注释 乃翁你父亲,指范仲淹。 塞垣á草木识威名范仲淹曾仼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 曾攻取横山,恢复灵武,迫使西夏请和,不敢来犯。 当时民谣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心胆战。 开户出自《孙子·九地》始如*,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这是战争开始时表现安静柔弱,象少女一样,麻痹敌人,使使敌方不作戒备,像打开门户一样。 玩玩忽。 掩耳不及惊雷霆变用迅雷不及掩耳语,比喻军事行动像雷突降,敌方来不及防备和抗拒。 端真的、实在。 活国救活国家。 谓范仲淹有治好国家的能力。 百不一试百分才能没有施展一分。 薶á同埋。 九京九原,九泉之下。 阿兄指范纯仁,熙宁七年1074年及元丰八年1085年两度为庆州知州。 节符节,符节是用于军事指挥的。 骐驎íí良马,日行千里,常用以比喻有大志、有能力的人オ。 潭潭幽深之状,喻深沉大度。 耕桑表示安居乐业。 长养育。 折冲《晏子春秋》不出尊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可谓折冲矣。 原指在酒席上谈判,可以制胜敌人于干里之外。 这里称赞范纯仁运筹帷幄,决胜干里。 政同正。 要须要,需要。 渠他。 应时须适应时势需要。 思草枯昐望着塞外草枯。 凉秋九月,塞外草枯,便于进兵征讨。 不入眼不放在心上,指不追求个人功名。 箠í鞭子。 本用于打马,这里却说折鞭可以鞭打敌人,喻取胜甚易。 笞ī用鞭子打人,转为打击。 羌胡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 这里代指与宋对峙的西北边西夏政权。 评析 全诗共十八句,每段六句,章法井然。 诗一开始就以纵论军国大事的雄健笔调,写出了其父范仲淹的才能、业绩和威名,有高屋建瓴的气势。 塞垣草木识威名,用翻进一层的写法,极写范仲淹的名震边睡。 草木为无情之物,原本谈不上识与不识,此时草木都能识,足见其声威之盛。 草木尚能如此,人则更不待言。 所以透过草木,实是写人。 这一句是对范仲淹功业威名的高度概括。 接着写其杰出的军事才能。 敌人开户玩*一句用《孙子·九地》语是故始如*,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以此形容宋军镇静自着,不露声色。 掩耳不及惊雷霆,则写迅捷的军事行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这里用惊雷代替脱兔的比喻,表现出黄庭坚对典故的改造与化用。 《晋书·石勒载记》有迅雷不及掩耳之说,《旧唐书·李靖传》也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 惊雷对*,不仅有动静的对比,而且更加有声有色,形象的反衬更为鲜明。 这两句诗是范仲淹用兵如神的真实写照。 如他率兵筑大顺城,一旦引兵出,诸将不知所向。 军至柔远,始号令告其地处,使往筑城。 至于版筑之用,大小毕具,而军中初不知。 贼以骑三万来争,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 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 贼失计,乃引去。 于是诸将皆服公为不可及。 接下二句又是一转范仲淹不仅是杰出的统帅,更是治国的能臣。 平生端有活国计就是赞扬他的经邦治国的才能,百不一试,即还未来得及全面施展,就溘然长逝,沉埋九泉了。 这两句也是写实。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入为枢密副使,旋为参知政事,推行了一系列刷新朝政的措施,史称庆历新政,但只一年多即遭挫折而失败。 第二段写范纯仁。 两持庆州节,指熙宁七年1074年及元丰八年1085年两度为庆州知州。 骐驎地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