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docxVIP

诗词赏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父元宽,母郑氏。   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   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   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下面是   离思五首·其四   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注释   曾经曾经到临。   经经临,经过。   难为这里指不足为顾不值得一观的意思。   除却除了,离开。   这句意思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此句与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一段恋情。   取次草草,仓促,随意。   这里是匆匆经过仓促经过或漫不经心地路过的样子。   不应解释为按次序走过。   例宋陆游《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   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花丛这里并非指自然界的花丛,乃借喻美貌女子众多的地方,暗指青楼*馆。   半缘此指一半是因为……。   修道指*道家之术。   此处阐明的是修道之人讲究清心寡欲。   君此指曾经心仪的恋人。   鉴赏   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   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   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   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   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   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   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   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像他们那样的*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   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   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绝无眷恋之心了。   第四句即承上说明懒回顾的原因。   既然对亡妻如此情深,这里为什么却说半缘修道半缘君呢?元稹生平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白居易《和答诗十首》赞元稹语,是尊佛奉道的。   另外,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   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   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   清代秦朝釪《消寒诗话》以为,悼亡而曰半缘君,是薄情的表现,未免太不了解诗人的苦衷了。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   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   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   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   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   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   鉴赏二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   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全诗仅四句,即有三句采用比喻手法。   一、二两句,破空而来,暗喻手法绝高,几乎令人捉摸不到作者笔意所在。   曾经沧海难为水。   是从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篇》脱化而来。   诗句表面上是说,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   它是用大海与河水相比。   海面广阔,沧茫无际,雄浑无比,可谓壮观。   河水,只不过是举目即可望穿的细流,不足为观。   写得意境雄浑深远。   然而,这只是表面的意思,其中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   第二句,是使用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   《高唐赋》序说战国时代,楚襄王的先王指楚怀王,曾游云梦高唐之台,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愿荐枕席,王因幸之。   此女即巫山之女。   她别离楚王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楚王旦朝视之,果如其言,因此就为她立庙号曰朝云。   显而易见,宋玉所谓巫山之云,——朝云,不过是神女的化身。   元稹所谓除却巫山不是云,表面是说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