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果活性成分及其地理变异研究进展.pdf

苦楝果活性成分及其地理变异研究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方农业学报 JournalofSouthernAgriculture 2017,48(10):1838-1843 ·1838· ISSN2095-1191;CODENNNXAAB 南 方 农 业 学 报 48卷 DO :10.3969/j.issn.2095-1191.2017.10.17 苦楝果活性成分及其地理变异研究进展 1 2 1 1 1 1 1* 何 霞,田永清,惠文凯,罗伟儒,廖柏勇 ,王 芳,陈晓阳 1 (华南农业大学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 2 实验室,广州 510642 ;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 昆虫毒理研究室,广州 510642) 摘要:苦楝(Melia azedarach Linn. )在我国分布广泛,地理变异明显,生长迅速,材质优良,是良好的用材树种;其 根、皮、花、果皆可入药,对多种害虫有明显的毒杀、拒食和忌避活性,是常见的生物农药原料,将苦楝果作为活性成分 提取材料,有利于开发材用价值。文章综述了苦楝果提取物的抗虫作用、杀虫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效果,并结合遗传育 种策略,针对国内对苦楝果活性成分地理变异研究的局限与不足,提出在全分布区内收集具代表性的苦楝种源或家 系,分析不同种源、家系间苦楝果的活性成分种类及含量差异,研究其地理变异及个体变异规律,在优良种源或家系 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苦楝的生物农药应用结合木材利用进行改良,选择果实中活性成分含量高及生长性状表现 优良的种源或家系,再通过遗传育种手段培育出优良品种用于果林营造,以期达到苦楝材用与药用相结果的目的,综 合开发苦楝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苦楝果;抗虫;活性成分;地理变异 中图分类号:S78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7 )10-1838-06 ActivecomponentsofMeliaazedarachLinn.fruitsandits geographicvariation:Areview 1 2 1 1 1 HE Xia ,TIAN Yong-qing ,HUI Wen-kai ,LUO Wei-ru ,LIAO Bo-yong , 1 1* WANG Fang ,CHEN Xiao-yang 1 ( 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Plant Germplasm Innovation an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