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君子国知能演练活用(新版)语文版.docxVIP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君子国知能演练活用(新版)语文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5 君子国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锱铢(zī)   辏集(còu) 八折(zhé) 礼乐之邦 B.瞻仰(zhān) 裨益(bì) 连翘(qiáo) 接联不断 C.吝教(lìn) 谬领(miù) 恁般(rèn) 言谈举止 D.戥子(xīng) 惭愧(kuì) 酌量(zhuó) 恭而有礼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懂得付出,不计较吃亏,才是富有的人生;锱铢较量,只知道接受,必是贫穷的人生。 B.在武当山机场我与十年未见的朋友萍水相逢,不由得热泪盈眶。 C.迪士尼门票5月28日零时开始预订,市民们趋之若鹜,以致一票难求。 D.我市争创文明城市首战告捷,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社会风尚、市民素质等方面还需要狠下功夫。 3.下列关于文化、文学知识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镜花缘》作者李汝珍是清代著名小说家。 B.“舍”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弟弟为“舍弟”。“令”是敬辞,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C.《镜花缘》是一部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同辉璀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 D.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如家父、家母、舍弟、舍妹等。 4.下面文字有三处语病,请找出两处并修改。 ①五十年前,雷锋以其平凡的实践,矗立起了人生价值的最高坐标。②但市场经济大潮下滋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之风不仅对助人为乐、奉献他人的价值观念遭受了极大冲击,③而且加重了当下伦理失范、道德滑坡,④以至于看见老人跌倒不扶,成为当下中国道德选择的难题! (1)第  句,修改意见: 。? (2)第  句,修改意见: 。?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不多几日,到了君子国,将船泊岸。林之洋上去卖货。唐敖因素闻君子国好让不争,想来必是礼乐之邦,所以约了多九公上岸,要去瞻仰。走了数里,离城不远,只见城门上写着“惟善为宝”四个大字。 话说唐、多二人把匾看了,随即进城。只见人烟辏集,作买作卖,接连不断。衣冠言谈,都与天朝一样。唐敖见言语可通,因向一位老翁问其何以“好让不争”之故。谁知老翁听了,一毫不懂。又问国以“君子”为名是何缘故,老翁也回不知。一连问了几个,都是如此。多九公道:“据老夫看来,他这国名以及‘好让不争’四字,大约都是邻邦替他取的,所以他们都回不知。刚才我们一路看来,那些‘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光景,已是不争之意。而且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也不愧‘君子’二字。”唐敖道:“话虽如此,仍须慢慢观玩,方能得其详细。” 说话间,来到闹市。只见有一隶卒在那里买物,手中拿着货物道:“老兄如此高货,却讨恁般贱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务求将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唐敖听了,因暗暗说道:“九公,凡买物,只有卖者讨价,买者还价。今卖者虽讨过价,那买者并不还价,却要添价。此等言谈,倒也罕闻。据此看来,那‘好让不争’四字,竟有几分意思了。”只听卖货人答道:“既承照顾,敢不仰体!但适才妄讨大价,已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更教小弟惭愧?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俗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今老兄不但不减,反要加增,如此克己,只好请到别家交易,小弟实难遵命。”唐敖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原是买物之人向来俗谈;至‘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亦是买者之话。不意今皆出于卖者之口,倒也有趣。”只听隶卒又说道:“老兄以高货讨贱价,反说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凡事总要彼此无欺,方为公允。试问那个腹中无算盘,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谈之许久,卖货人执意不增。隶卒赌气,照数付价,拿了一半货物。刚要举步,卖货人那里肯依,只说“价多货少”,拦住不放。路旁走过两个老翁,作好作歹,从公评定,令隶卒照价拿了八折货物,这才交易而去。唐、多二人不觉暗暗点头。 5.“只见城门上写着‘惟善为宝’四个大字”,如何理解“惟善为宝”的含义? 6.那位老翁既不知“好让不争”的缘故,也不懂国以“君子”为名的缘故,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7.作者截取了一路上看到的三个场景片段来作为君子国人“好让不争”的例证。请用简洁的话概括第三段的事例。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2018·浙江杭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老木匠桑伯 徐惠林 在陶子叔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豸飞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桑伯接过陶子叔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茬的汗珠子。 “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