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福利、离职补偿、激励领域的个人所得税处理.PDF

薪酬福利、离职补偿、激励领域的个人所得税处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薪酬福利、离职补偿、激励领域的个人所得税处理 2017年4月29 日 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 韦金记律师 目 录 1. 工资薪金所得的一般计税方法 2. 常见的免税或不征税的个人所得 2.1. “五险一金” 2.2. 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 2.3. 商业健康保险 2.4. 福利费 2.5. 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2.6. 离职一次性补偿金 2.7. 外籍个人符合条件的各种补贴 3. 可采用优惠计税方法的所得 3.1. 全年一次性奖金 3.2. 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 3.3. 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 2017年4月29 日 2 1. 工资薪金所得的一般计税方法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 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应纳税额= (每月收入额-3500元或4800元)x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含税级距) 税率 (%) 数 1 不超过1,500元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 2017年4月29 日 3 2. 常见的免税或不征税的个人所得 2.1. “五险一金” 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 具体规定见:财税[2006]10号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单位缴付,个人不缴付,也不进入个人账户。 2017年4月29 日 4 2. 常见的免税或不征税的个人所得(续) 2.2. 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 企业和事业单位 (以下统称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办法和标准,为在本单位任职或者 受雇的全体职工缴付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以下统称年金)单位缴费部分,在计入个人账户 时,个人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财税 〔2013 〕103号)。 个人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缴付的年金个人缴费部分,在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的4%标 准内的部分,暂从个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财税 〔2013 〕103号)。 2017年4月29 日 5 2. 常见的免税或不征税的个人所得(续) 2.3. 商业健康保险 对试点地区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 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试点地区企事业单位统一组织并为员 工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应分别计入员工个人工资薪金,视同个人购

文档评论(0)

fkh46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