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性及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_朱石嶙.docVIP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性及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_朱石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收稿日期:2007-08-26修回日期:2008-01-22基金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第一作者简介:朱石嶙(1961,男,主要从事环境与健康方面的研究工作。 文章编号:1672-9250(200801-0026-07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性及 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朱石嶙1,冯茜丹2,党 志2 (1.宁夏医学院成教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4;2.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摘 要:重金属作为大气颗粒物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目前,国内外针对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污染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有:污染状况、赋存状态分析,污染来源判别,以及生物有效性研究。本文综述了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性、生物有效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生物有效性中图分类号:X 513;X 1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天然能源的燃烧利用等产生大量有害的颗粒物,大气颗粒物污染越来越严重,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大气颗粒物比表面积大、成分复杂,除含有严重危害健康的二氧化硅外,还会吸附大量的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的毒害。有毒有害重金属如Pb 、Cd 、N i 、Mn 、V 、Zn 等,主要吸附在小于2L m 颗粒物上[1] 。 大气颗粒物中的重金属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作用、吞食作用和皮肤接触[2]。一般来说,环境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和胃肠道吸收而影响生物机体。重金属如Pb 、Cd 、Ni 、M n 等多以气溶胶、粉尘或蒸气的形式通过呼吸作用进入人体,吸附在小颗粒物上的重金属极易沉积在肺泡区,不仅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甚至随着血液循环,在体内长期积蓄,与体内的有机物质结合并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大气颗粒物在空气中长期存在,可以被风携带经过很长一段距离,然后沉积下来,落到地面、植物叶子上或水中,甚至混杂在食物中,通过吞食作用进入人体的胃肠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口部直接摄入污染土壤和尘土也是儿童吸收铅的主要途径[3-4]。 针对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国内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研究大气颗粒物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状态,分析这些元素的污染状况,对不同污染源进行判别。(2运用体内动物实验和体外试验研究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毒性,评价颗粒物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本文就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性以及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等方面作一概括,讨论并展望今后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研究方向。 1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性 大气颗粒物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危害,世界各国对大气颗粒物的关注不断加强,然而大气颗粒物样品的重量常常只有几十毫克,这使得元素的定量检出变得困难。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近年来,各种采集方法和分析技术也迅速发展。粒度分级采样器,表征技术(如中子活化、SEM-EDX 、XPS 、EP -MA 、TXRF 等,以及各种联用技术(如ICP -AA S 、ICP -A ES 、ICP -M S 、IC 等的发展,对细颗粒物中重金属成分的显微形貌特征观测和含量分析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为污染源的识别和排放量相对大小的估计提供直接和明确的丰富信息,在灵敏度上也 26 地 球 与 环 境 EA RT H A N D EN VIR ON M EN T 2008年第36卷第1期Vol.36.No.1,2008 提高了几个数量级[5-8]。 1.1重金属在大气颗粒物中的分布 国内外主要通过重金属在大气颗粒物中的含量和富集因子来平均其污染状况。重金属在颗粒物中的分布与其粒径有直接关系,尽管不同时间、空间PM10的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显示,重金属元素(Pb、Zn、Cd、Cu、Ni、As、V等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相对而言,重金属在细颗粒物(PM2.5中的含量要比在粗颗粒物(PM5~10中的要高[9]。Shih-Chieh H su等[10]研究表明,不同季节重金属Pb、Cd、Zn在PM2.5中的相对含量均比PM2.5~10中高,尤其是在冬季,PM2.5中重金属的相对含量高达70%。魏复盛等[11]在中国广州、武汉、兰州、重庆四大城市八个采样点的PM2.5和PM2.5~10进行采样,用XRF分析了PM2.5、PM2.5~10中42种化学元素。结果表明,As、Cu、Pb、Zn、Se、Br、Cl、S等在PM2.5和PM2.5~10中有明显富集。特别是在PM2.5中,这些污染元素的富集倍数高达数百倍至数千倍,Se的富集倍数甚至超过了万倍。 1.2赋存状态研究 重金属在颗粒物中的赋存状态不同,其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也会不同,从而会显示

文档评论(0)

444222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