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亚热带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的地理分布
亚热带的森林类型丰富 是中国森林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的代
表性植被 在植被区划上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中国亚热带占全国总面积的 1 4 左右
其北界为淮河 秦岭一线 大致约北纬 34o 左右 南界在北回归线附近 东界为东南沿海及所
属岛屿和台湾省 西界基本上是沿西藏高原东坡向南至云南西部的国境线 南北界之间纬度相
o o
距 11 12 东西界经度横跨 28 吴征镒 1980 境内山川纵横 东部为低中山 西部则
为著名的横断山脉 在这样复杂的生境下孕育着多种多样的森林类型 亚热带地区以常绿阔叶
林为地带性类型 但亚热带北部由于气温相对较低 以含有常绿树种的落叶阔叶林为代表 在
海拔较高的山地上 由于海拔的变化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 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针阔叶
混交林 寒温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也常出现在中亚热带地区 通常认为落叶
阔叶林是常绿阔叶林的次生类型 包括大部分的松林
5 1 亚热带针叶林的基本特征**
亚热带针叶林的类型很多 由于亚热带地区多山 特别是亚热带西部山地很高 因此 在
亚热带地区有暖性 温性以及寒温性的针叶林 亚热带暖性针叶林的分布区基本上与常绿阔叶
林的分布范围相似 现存植被中针叶林分布的面积大 范围很广 有些类别的暖性针叶林是常
绿阔叶林破坏后的次生类型 这类针叶林多分布在丘陵山地的酸性红黄壤上 少数分布在石灰
性土壤上 暖性针叶林种类十分丰富 起源古老 其中有许多于遗种属 且多属中国所特有
构成针叶林乔木层的裸子植物有松科的松属 油杉属(Keteleeria) 黄杉属(Pseudotsuga) 银杉
属(Cathaya) 柏科的柏木属(Cupressus) 扁柏属(Chamaecyparis) 福建柏属(Fokienia) 翠柏
属(Calocedrus 杉木科的杉木属(Cunninghamia) 水松属(Glyptostrobus) 以及罗汉松科的罗汉
松属(Podocarpus) 和陆均松属(Dacryrdium) 红豆杉科的红豆杉属(Taxus) 白豆杉属
Pseudotaxus 和穗花杉属(Amentotaxus 等等 乔木层中常混生有壳斗科的常绿阔叶树和落
叶阔叶树种 灌木层常见的种类有樟科的山胡椒属(Lindera) 木姜子底(Neolitsea) 杜鹃花科
的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南烛属(Lyonia 山茶科的柃属(Eurya 山茶属(Camellia) 金
缕梅科的继木属(Loropetalum) 蔷薇科的蔷薇属 Rosa 绣线菊属 Spiraea 悬钩子属
Rubus 冬青科的冬青属 Ilex 忍冬科的荚蒾属 Viburnum 和山矾科的山矾属
(Symplocos 等等 草本层以蕨类植物和禾本科 菊科 莎草科的草本为主 温性针叶林是亚
热带中山上部分布的一类针叶林 分布在较高的山地 下接暖性针叶林 上连寒温性针叶林
温性针叶林居于二者之间 在较低的山地 温性针叶林可分布到山顶 土壤为棕壤或灰棕壤
乔木层的主要组成为松属耐寒的种类 乔木层中常混生有常绿和落叶阔叶树种 如栎属 青冈
*
四川植被协作组 1980 何妙光等 1981 安徽植被协作组 1981 蒋有绪 1982 管仲天等 1984 浙江森林编辑委员会
1984 刘照光等 1986 江西森林编委会 1986 云南植被编写组 1987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 1988 邵际兴
1988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院 1989 方嗣昭 1989 祁承经 1990 林鹏 1990 方正等 1991 李振宇 1993 吴宁 1995
属 化香属 鹅耳枥属 桦木属 水青冈属和石栎属 Lithocarpus 的一些种类 针叶树还有
柏属和黄杉属的树种 灌木层以杜鹃花属 南烛属 荚蒾属 栒子木属 Cotoneaste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