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后小黑麦旗叶氮代谢与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品种间差异.pdf

开花后小黑麦旗叶氮代谢与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品种间差异.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生理学报 Plant Physiology Journal 2018, 54 (3): 401–410  doi: 10.13592/ki.ppj.2017.0539 401 开花后小黑麦旗叶氮代谢与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品种间差异 * , , , , 王丽华 曹鑫波 左师宇 魏湜 李晶 , 150030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哈尔滨 : (× Triticosecale) , ‘ 摘要 为了解不同类型小黑麦 氮代谢及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差异 本文以加工型品种 东农 8809’ ‘ 5305’ ‘ 96026’ , , 3 、饲用型品种 东农 和粮饲兼用型品种 东农 为材料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探究 个类型小黑麦 , ‘ 8809’ 品种氮同化、氮素积累及转运、蛋白质积累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加工型品种 东农 花后氮素同化量 , ; ‘ 5305’ (NR) 高而氮素转运量低 籽粒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花后植株的同化吸收 饲用型品种 东农 硝酸还原酶 和谷 (GS) , , , 氨酰胺合成酶 活性高 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 对氮的贮存能力高 利于生育后期向 ; ‘ 96026’ NR GS , GS , , 籽粒转运 粮饲兼用型品种 东农 的 和 活性较低 且生育后期 降幅大 氮同化能力较低 氮素转 , 运量和氮转运效率小 氮素转运能力弱。 : ; ; ; 关键词 小黑麦 氮同化 氮转运 籽粒蛋白质 小黑麦(×Triticosecale)是小麦(Triticum)和黑 及达到最大值的时期不一样。 麦(Secale)经属间有性杂交和杂种染色体加倍而人 籽粒中积累的氮素来源于开花前植株贮藏氮 , , 工形成的新物种 具有耐旱、耐盐、耐贫瘠、抗 素的再运转和开花后直接吸收同化的氮素 其中 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性。不同类型小黑麦表现 前期营养器官贮存氮素的再分配对籽粒氮素的贡 , ; , , 53.0%~ 出不同特性 其中加工型小黑麦主要用于酿酒 饲 献较大 有研究表明 再分配氮占籽粒氮的 用型小黑麦表现出产草量大、营养均衡丰富、饲 80.5% (张庆江等1997)。籽粒中氮的分配比例在不 , , 喂牲畜效果好的特性 已在某些地区成为越冬主 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 低蛋白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