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7
一、前言
文、卫、马油田属复杂断块油田,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73-0.87。致使注水剖面和产液剖面极为不均,加之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部分措施对储层也造成了一定伤害,而这种伤害的程度往往低渗透层受到的伤害大于高渗透层,从而使层间矛盾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水平的提高。如何挖掘受伤害储层的潜力,必须从油藏特征及污染原因分析入手,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几年的实践证明,酸化配套工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井况恶化,卡封分层酸化受限,而笼统酸化酸液易进入高渗透层。笼统酸化施工中酸液遵循阻力最小原则,首先大量浸入渗透率最高的层位,只有少量酸液进入渗透率较低的层位,形成酸液的指进,不能有效清除中低渗透层伤害,反而进一步加大了层间渗透率差异,并造成大量酸液的浪费。未能达到清除中低渗透层伤害的目的。
暂堵酸化技术是液体置放技术与酸化技术的结合。该技术通过泵入暂堵剂在高渗透层及部分中渗透层形成低渗透滤饼,从而使酸液转向中、低渗透层,可以更加有效清除中低渗透层伤害,改善吸水剖面,提高酸液利用率。
针对文、卫、马油田的不同油藏特点,通过对多年来酸化工艺应用情况的对比分析,对酸化井各层的启动压力和污染程度的问题有了全面的认识,2003年我们对暂堵酸化工艺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改进和完善:一是施工方式的改进:1、暂堵酸化施工根据注水压力和日注水量的变化情况,选择“暂堵-酸化”或“酸化-暂堵-酸化”的施工方式;2、泵入暂堵剂时采用低压、低排量,使之尽可能进入高渗透层;3、泵入酸液时尽可能大排量、提高施工压力,使之尽可能进入更多的目的层。二是对暂堵剂的筛选和酸液配方的改进:1、扩大暂堵剂筛选的范围。只要能够形成暂时的封堵,措施后自身水化、分解或者被后继措施解开,都在可筛选的范围内;2、酸液选择的改进,酸液配方选择润湿性好,表面张力较低的配方。三是暂堵剂应用的改进:根据措施井的地质情况,筛选出适合的暂堵剂。高渗透层采用封堵性能较强的强暂堵剂,减少暂堵剂剂量,扩大波及层;对低渗透层采用封堵强度较低的弱暂堵剂,避免高吸水层的堵死及对低吸水层的伤害。
暂堵酸化技术在文、卫、马油田明一东、明一西、卫22块、卫10块、卫95块等区块应用21井次,平均单井注水压力下降6.0MPa,吸水指数提高3.7m3/d.MPa;截止10月31日,累计增注66150m3,平均单井累增注3150m3;吸水剖面可对比分析5口井,平均单井增加吸水厚度2.2m/1.2n;水驱动用储量增加1.3×104吨;对应油井累计增油4830吨。推广内容、技术指标、推广井次均达到中原油田分公司指导性新技术推广项目合同的全部要求,具备了鉴定的条件(见表1)。
表1 暂堵酸化技术合同完成情况表
指标
合同要求
完成情况
完成率
高渗层渗透率下降(%)
大于85
87
102%
高渗层渗透率恢复(%)
大于75
81
108
注水压力下降(MPa)
5.0
6.0
120%
平均单井增加吸水厚度(m)
2.0
2.2
110%
水驱动用储量增加(t)
0.7×104
1.3×104
186%
平均单井对应井组增油(t)
200
230
115%
平均单井累增注(m3)
3000
3150
105%
投入产出比
1:2
1:4.76
238%
二、工艺原理
暂堵酸化技术是通过泵入暂堵剂在高渗透层及部分中渗透层形成低渗透滤饼,从而使酸液转向中、低渗透层,达到分层酸化的目的。该技术可更加有效清除中低渗透层伤害,改善吸水剖面,提高酸液利用率。
砂岩基质酸化常在注入能力十分悬殊的多层油(气)藏(或非均质的大后层)中进行,向地层注入酸液时,酸液遵循最小阻力原理,趋于进入高渗层。如果产层受伤害严重,其渗透率大大低于其它地层,注酸的结果是使酸液不能进入伤害严重的层,只是在高渗层形成指进,不能很好地解堵,酸化效果差。因此,要创造酸液能够进入中低渗透目的层的条件。
根据达西定律,酸液线性流过产层小段时,最大注入排量符合下列关系:
4.917×106kh(gf×H-△Psafe-P)
Q注Max=—————————————————
μ(lnre/rW+S)
式中 Q注Ma——最大注入排量, m3/h;
k——地层渗透率,md;
h——措施层位厚度, h;
gf——破裂压力梯度,MPa/m;
H——深度,m;
Psafe——安全压力余量,MPa;
P——地层压力,MPa;
re-—-——措施半径,m;
rW————井半径,m;
S——表皮系数,无因次。
要让酸液均匀进入每一小层(或小段),达到均匀解堵的目的,就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高铁《技规》第三编信号显示.ppt
- 模块八_接近开关.ppt
- DILI-R研究方案和项目实施 20150209.pptx
- 实时荧光定量PCR中内参基因的选择.pdf
- 呼吸系统图片.ppt
- 继电保护课件8(0216).ppt
- 海口项目测量方案.doc
- ZCTP 9 传输_OTN电交叉子系统 29P.pdf
- 1-1 水电站的油系统 .ppt
- Test8_03_基于决策表的测试.ppt
-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 26高考数学提分秘诀重难点34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定直线问题(举一反三专项训练)(全国通用)(含解析).docx
- 26高考数学提分秘诀重难点35概率与统计的综合问题(举一反三专项训练)(全国通用)(含解析).docx
- 26高考数学提分秘诀重难点31圆锥曲线中的切线与切点弦问题(举一反三专项训练)(全国通用)(含解析).docx
- 26高考数学提分秘诀重难点30圆锥曲线中的弦长问题与长度和、差、商、积问题(举一反三专项训练)(全国通用)(含解析).docx
- 26高考数学提分秘诀重难点29巧解圆锥曲线的离心率问题(举一反三专项训练)(全国通用)(含解析).docx
- 26高考数学提分秘诀重难点28直线与圆的综合(举一反三专项训练)(全国通用)(含解析).docx
- 寡核苷酸药物重复给药毒性研究技术指南.docx
- 重组溶瘤腺病毒生产质量管理标准.docx
- 26高考数学提分秘诀重难点27直线与圆中常考的最值与范围问题(举一反三专项训练)(全国通用)(含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