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品种风味与其化学因子的关系.docVIP

乌龙茶品种风味与其化学因子的关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龙茶品种风味与其化学因子 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of Oolong tea cultivar ’s special flavor to its chemical factors □杨伟丽   唐颢  龚雨顺   谭振华   张雄 Y ang Weili Tang Hao G ong Y ushun Tan Zhenhua Zhang X iong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20554内容之一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博导, 410128 长沙收稿日期 2003-07-29 摘要 为揭示不同品种乌龙茶风味与工艺技术及其化学因子的关系,以佛手、黄 、福云6号和混合种的鲜叶为原料,在相同条件下加工成乌龙茶,检测鲜叶及成品乌龙茶的化学成分含量,借助方差分析、多元回归与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鲜叶固定样的生化成分含量与品种特性有关;乌龙茶品种特性的充分发挥取决于相应的工艺技术;不同品种乌龙茶独特的风味与其生化成分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关键词 食品加工 乌龙茶 茶树品种 工艺技术 香味品质 生化成分 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 am ong O olong tea cultivar ’s special flav or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its chem ical factors ,fresh tea leaves of the F oshou ,Huangdan ,Fuyun6and m ixture cultivar were used to process O olong teas respective in the same condition ,The content of the chem ical com position in the fresh tea leaves and tea products was determ ined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y vari 2ance analysi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step wise regression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biochem ical com position is related to O o 2long tea cultivar ,the full exertion of O olong tea cultivar ’s properties is determ ined by its special flav or and biochem ical com position. K eyw ords  F ood processing  O olong tea  T ea cultivar  Processing technology  Aroma character  Biochem ical com position 我国乌龙茶以其独特的品质风味著 称于世,其特征性品质取决于精湛的工艺技术和茶树品种特性。在这方面,前人对品种与品质的关系有过一些报道[1~3]。本文拟就不同品种的乌龙茶风味与工艺技术及其化学因子的关系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揭示乌龙茶的风味化学 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111 实验材料 供实验的乌龙茶鲜叶品种为湖南宜 章县莽山林场引种的佛手、黄 、福云6号和混合种(毛蟹、铁观音混采,其鲜叶原料为中开面对夹三叶,采制于2001年9月初。112 实验设计 同时采摘4个品种鲜叶各50kg ,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以相同工艺技术加工成乌龙茶,工艺流程为:晒青→凉青→摇青→静置(3次→炒青→初揉→初烘→复揉→毛火→足火。并分析比较4个品种鲜叶的蒸青固定样和成品乌龙茶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感官品质风味。整个实验均重复3次。113 分析方法 水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可 溶性糖等含量按文献[4] 方法进行测定。咖啡碱、儿茶素及其组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感官品质采用专家密码评审和加权评分的方法进行,加权评分系数:香气和滋味均为014,汤色和叶底均为011。 114 数据处理 对4个品种三次重复的鲜叶固定样和成品乌龙茶所测定的上述项目的数据,借助方差分析、多元回归与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1 不同品种鲜叶固定样的滋味 众所周知,鲜叶内含成分是形成乌 龙茶香味的物质基础,而且使不同品种乌龙茶风味各具特色。但是,不同品种鲜叶蒸青固样后,其化学成分对固定样的滋味是否有影响,品种间是否构成差异却鲜为人知。本实验通过对佛手、黄、福云6号和混合种

文档评论(0)

33888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