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2 平面介质光波导 3.2.3 平面波导的波动理论 导光模基本方程组 Maxwell方程组 3.2 平面介质光波导 导光模基本方程组 d n2 n1 k1=n1k0 k2=n2k0 n3 x z y k3=n3k0 直解坐标系求解 : E=Ex+Ey+Ez,H=Hx+Hy+Hz 波导法线为x轴 导波方向为z, lx,ly,lz为x,y,z方向单位矢量。 3.2 平面介质光波导 导光模基本方程组 d n2 n1 k1=n1k0 k2=n2k0 n3 x z y k3=n3k0 波导在x向封闭,有边界条件: 微分算符的对应关系: 为空间模式场。 Z向传播。 TE TM 3.2 平面介质光波导 TE模的波动方程 3.2.3 平面波导的波动理论 导光模波动方程 TM模的波动方程 3.2 平面介质光波导 导光模:在波导中形成稳定的导光波波场。 包括横电模和横磁模,记做TEm和TMm,m-模式序号(模式场量沿x方向符号变化的次数或模式场分布函数的零点个数。) 导光模纵向传播常数(波导层、衬底和覆盖层相同, n1sin?1= n2sin?2 ): 波导层中的导光模横向传播常数(波导层、衬底和覆盖层不同): 导光模的存在条件: 3.2.3 平面波导的波动理论 导光模条件 ?c n2 n1 k1=n1k0 ? k2=n2k0 Gauss-Heisson位移 3.2 平面介质光波导 导光模的存在条件: 3.2.3 平面波导的波动理论 导光模条件 k1 ? n2k0 n1k0 n3k0 习题 平面波导的波导层和衬底的折射率分别为n1=2.64,n2=2.63,入射光波长λ=0.6328μm,求为使入射光形成导光模,其纵向传播常数β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 第三章 波导中的光波 2010.10.30 基本内容 3.1 导波光学的基本问题和研究方法 3.2 平面介质光波导 3.3 光纤 3.4 Y波导耦合器设计举例 结构 设计 加工 引言 集成光学 导波光学 学科的基础 光纤光学 光纤通信 波导-导波。 元器件,实现导波功能(把光路中各个分离的光学元件连接起来,其作用在于传输信息和光能量)。 空心型(金属)波导,平板型(薄膜)波导和圆柱形(光纤)波导。 微波,光波 John Tyndall (1820-1893) was the first to demonstrate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the basis of guided-wave optics. 导波光学是研究波长范围大体为10-10 ~100 m 的电磁波在各种波导结构中传播特性的科学; 利用光传递信息的历史 我国古代的烽火台 近代科技发展史 1880 年贝尔发明电话; 发明了光话--以日光为光源,大气为传输媒质,在200m 内实现了语音信号的传递。由于可靠的高强度光源和稳定的低损耗传输媒质均未解决而一直未能实用; 引言 利用光传递信息的历史 近代科技发展史 1960 年,人们开始认识信息对于未来社会重要性。发明了激光器,激发了对低损耗光媒质的研究热情; 全反射原理,玻璃,60年代中期最好的光学玻璃的传输损耗仍高达1000dB/km; 1966年高锟等发表了一篇具有划时代意的论文,提出利用带有包层材料的石英玻璃光学纤维其损耗可能低于20dB/km;(诺贝尔奖) 1970 年美国康宁玻璃公司拉制出了损耗为20dB/km 的光纤,基本思想:纯石英为主体材料并掺杂氧化物等以形成所需的折射率分布;采用气相沉积技术作为基本工艺。直至今日。 引言 目前,量产石英单模光纤的损耗低于0.20dB/km(波长1.55 m) 半导体激光器,耦合光纤的熔接与活动连接等单元技术的发展,光纤通信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单信道的调制速率由107b/s 提升至1010b/s (趋向于电路速度的瓶颈); 光纤的低损耗带宽(1.3~1.7μm, 5×10~13Hz) 对光信号的各种处理:开关、调制、合波、分波、滤波整形、交换等等日益重要 集成光学 引言 196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Miller博士提出集成光学的概念 1972年,Somekh和Yariv提出在一个半导体沉底上同时集成光学和电子器件的构思。 集成光路: 把激光器、调制器探测器等有源器件集成在同一衬底,并用光波导、隔离器、耦合器、滤波器等无源器件连接起来,构成的微型光学系统。(微型化、集成化) 混合光电子集成系统(Opto-electronic integrated circuit OEIC):集成光路与电子器件(场效应管、电阻、电容等)集成。 引言 硅基光电集成的构想(Intel) CMOS电路 探测器 耦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