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周代工艺美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由于商代的统治者尊神重鬼,崇拜祖先,青铜礼器的设计充满了神秘和威慑的色彩。西周中期以后,设计风格开始反映周代统治者“礼治”的需要,神秘色彩淡化,造型有了固定的规格,纹饰趋向简化,多采用富有秩序感和韵律感的窃取纹,有的还有很长的铭文。;;; ????????????????????????????????????????????????????????????????????????????;盨(xǔ)古代食器,用来盛黍、稷、稻、梁等。椭园形,敛口,二耳,圈足,有盖。盖上一般有四个矩形钮,仰置时成为带四足???食器。 盨在西周中期出现,到春秋后期便消逝了 ;第三章 周代工艺美术;概说 青铜工艺 陶瓷工艺 染织工艺 漆器工艺 玉雕工艺 结语 ;第一节 概述;;;周代的手工业很发达,主要的工匠来自于前商遗民,战国《考工记》所记周代有“六艺”分为32个工种,例如: 攻木之工(木工)有七种:轮人(制造车轮和车盖)、舆人(制造车厢)、车人(制造兵车、乘车和田车)、庐人(制造兵器的柄部)、匠人(造宗庙、明堂)、弓人(造弓箭)、梓人(造簨虡—音为“笋举”,指编钟等悬挂乐器的木架)。 攻金之工(金工)有六种:筑氏(作多锡的青铜器)、冶氏(作少锡的青铜器)、凫氏(发福音)(制作錞『发纯音』于等乐器)、栗氏(制作量器)、段氏(制作田器、钱、镈『发泊音』)、桃氏(制作剑)。 攻皮之工(皮革工)有五种:函人(制作皮甲)、鲍人(制作兵器套和皮配件)、韗『发运音』人(制作鼓)、韦氏(制作熟皮)、裘氏(制作皮草)。 设色之工(画工)有五种:画工(绘制衣服和旗帜)、缋『发绘音』工(同绘)、钟氏(染羽毛)、筐人(设色)、荒氏(湅『发练音』丝) 刮磨之工(雕工)有五种:玉人(制作玉器)、楖『发击音』人(刮削木器)、雕人、矢人、罄氏。 搏埴之工(陶工)有两种:陶人(制作甗、鬲等需要挖琢的器皿)、瓬人(制作簋、豆等圆器)。;第二节 青铜工艺;一、烹饪器;;盂鼎? (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传陕西省岐山县礼村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西周 ;;二、食器;西周早期 县妀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西周早期 凤纹方座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西周)利簋(青铜,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公斤,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临潼县博物馆藏) 造型庄重,双耳下有垂珥,圈足下置方禁。器身饰饕餮、夔龙纹。腹内底有铭文4行32字,记贵族利在武王伐纣获胜后第八天受赏制造此器,为西周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早的一件青铜器。;;“善叔”铜盨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作精美,出土时色泽光亮,通体基本无锈,是西周晚期青铜器中少见的精品。这件盨器型、纹饰、大小均相同。器身椭方形,弇口,垂腹,兽首耳有螺角;盖可卸置,盖上两组不相连接的翼形纽;矩形圈足外侈,前后两侧有弧门形缺口,沿部饰带状重环纹,由中线分左右,器、盖中部饰瓦纹,盖顶饰夔龙纹,其中心兽目突起,扉棱饰云纹,圈足饰垂鳞纹,器底有斜网格纹。通高20.4厘米,口长16.5-23厘米,腹深9.3厘米,盖深5.6厘米。这件盨器、盖对铭,共4行33字(含重文2字),自右自左为: 兽(单) (叔)奂父 (作)孟姞旅 盨用 (盛) (稻) (穛)需(糯) (梁) 加(嘉)宾用 有飤则迈(万) 人(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兽,在金文中写法同单,应是西周诸侯国名或氏族名;;;三、酒器;;;周代酒器,底部的两个人像 ;;;四、水器;;;虢季子白盘 (高39.5厘米,口长137.2厘米,口宽82.7厘米,传陕西省宝鸡市虢川司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西周;西周晚期 散氏盘 ;五、乐器;2006年汝城出土的西周有枚铜铙,铙是古代的敲击乐器。 ;;;;六、兵器;;;战车上的部件;;周代青铜器的纹饰 ; 商代纹饰;周代青铜纹饰;;;周代青铜器特点简述 ;第三节 陶瓷工艺;;西周青瓷 ;西周 原始瓷 双耳洗 ;西周中期 兔形尊 ;原始瓷尊(西周)原始瓷三系罐(西周) ;印纹陶单柄壶;印纹硬陶罍 西周;;西周印纹硬陶尊: ;西周典型器带鸡冠形扉牙的陶鬲 ;第四节 染织工艺;十二章纹;日、月、星辰,取其照鉴; 山川,取其稳重; 龙,取其应变; 华虫(一种雉鸟),取其纹丽; 宗彝(一种祭祖礼器后来在其中绘一虎一譐),取其忠孝; 藻(水草),取其洁净; 火,取其光明; 粉米(白米),取其滋养; 黼(斧形),取其决断; 黻(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辩。; 在周朝,皇帝在最隆重的场合穿十二章纹。?当诸侯卿大夫与皇帝一起参加祭祀时, 服装上的章纹从公爵起视帝服降一等用之,皇帝衣裳用十二章,公爵衣裳用九章,侯、伯只能用七章、五章,以下递减,这便是当时祭服制度的基本内容。 基本原则是“上可含下,下不可拟上”。;第五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