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14 -
运用对比实验在化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广州五中 李珊
随着广州市我与化学活动的深入,相信不少学校和老师都会和笔者一样觉得找到一个有意义的课题不容易,或者有意义的课题在目前中学的实验水平下难以实施,学生活动似乎找不到一个突破口。而我与化学活动又是一个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科素的平台,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将该活动更好地进行下去,同时也为老师今后的教研活动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最近利用“我与化学”活动开展之机指导学生进行了一系列活动,感觉自己和学生收获较大。
一、选题
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有很多与化学相联系的课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发现和挖掘。我曾经考虑过加铁盐和加铁酱油中三价铁离子的检验,也考虑过无糖食品中葡萄糖的检验等,不过这些课题有的难以实施,有的已经研究得比较多,既然验证性实验难以有所突破,可以考虑对比实验。现在消费者最关心的商品的质量和效果,可以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来比较产品的功效。于是今年的我与化学活动我设计了几个课题,一个是洗衣粉PK大赛,即几种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比较。另一个则是自制洗发水并与市售洗发水的泡沫、粘稠度、丝光度等比较。还有已构思成熟但没有实施的课题,例如面粉中分别加入食用胶、碳酸钠、吊白块后外观和耐煮程度的比较,不同品牌牙膏摩擦剂的检验和成本对比等。
二、实施案例
洗衣粉PK大赛
(一)选题由来
洗衣粉是常用的用品之一,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洗衣粉品种繁多,关于洗衣粉的宣传也层出不穷,但消费者购买洗衣粉普遍关心的是去污能力而不是名气,为了比较一些洗衣粉的去污能力,因此进行实验探究。
(二)准备工作
将研究目的告知学生后开始设计实验,学生立即提出影响去污能力的因素很多,除了洗衣粉品牌外还有污渍种类、布料类型、水温和加入洗衣粉的用量等等。为了研究得更详尽、我将课题缩小为洗衣粉品牌、污渍种类、布料类型三个因素的影响,通过提醒,学生在设计实验时也注意到用量方面必须一致才具有可比性,例如污渍的滴数相同,每次实验时洗衣粉的用量和水的用量也一样。
由于每个影响因素均设置了四个水平值,洗衣粉使用了汰渍、立白、洁霸、碧浪等四种,污渍选择食用油、果汁、机油、咖啡渍,布料有纯棉、纱、涤纶、丝巾,看起来需要进行的实验次数会很多,但我将正交试验法的原理介绍后,学生很快掌握,并能使实验次数从43次减少到16次。
(三)探究步骤
1.确定因素及水平
因素水平
A洗衣粉品牌
B布料
C污渍
1
洁霸
纯棉
果汁
2
汰渍
涤纶
咖啡
3
立白
纱
食用油
4
碧浪
丝巾
机油
2.介绍正交试验表的使用
列号
试验号
1
2
3
评分
1
1洁霸
1纯棉
1果汁
2
1洁霸
2涤纶
2咖啡
3
1洁霸
3纱
3食用油
4
1洁霸
4丝巾
4机油
5
2汰渍
1纯棉
2咖啡
6
2汰渍
2涤纶
1果汁
7
2汰渍
3纱
4机油
8
2汰渍
4丝巾
3食用油
9
3立白
1纯棉
3食用油
10
3立白
2涤纶
4机油
11
3立白
3纱
1果汁
12
3立白
4丝巾
2咖啡
13
4碧浪
1纯棉
4机油
14
4碧浪
2涤纶
3食用油
15
4碧浪
3纱
2咖啡
16
4碧浪
4丝巾
1果汁
K1
K2
K3
K4
k1
k2
k3
k4
R
k1= K1/4 k2= K2/4 k3= K3/4 k4= K4/4
R= kmax- kmin
kmax是反应的最佳条件,R值最大表示该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3.实验过程
实验1 影响洗衣粉去污能力的因素
(1)将4种不同质地的布料每种各裁出面积相似的4小块并编上号数(1为纯棉,2为涤纶,3为纱,4为丝巾)。
(2)在同种的4块布中分别滴上4种污渍各3滴,等到污渍完全渗透后,按4*4的方式排列在一张白纸上,每一纵列是一种质地布料,每一横列为一种污渍。
(此处删一副图片)
(3)用量筒量取16份40ml的水分别倒入16个烧杯中并标上1~16号,然后用托盘天平称量4种洗衣粉,每种4等份,每份0.5g,对应上表倒入对应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并将烧杯按1~16号的顺序排成4*4的正方形。
(4)将有污渍的布料按照上表分别放入对应烧杯中使其完全浸没在洗衣液中,静置一段时间。然后同时用玻璃棒按顺时针方向搅拌2min后停止。
(5)取出16小块布料按一定顺序摆到白纸上,进行观察与对比并评分。
(此处删一副图片)
附评分标准:
100~95分 污渍基本看不见 90~94分 污渍隐约可见
70~89分 污渍不太明显 70分以下 污渍较为明显
实验过程有很多需要对比之处,例如污渍放置的时间相同,将布料放入烧杯后用玻璃棒搅拌的时间相同,搅拌的力度尽可能一致(因为不同学生操作很难保证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误差均匀化效应的机理分析 - 光学 精密工程.doc
- 读书活动推荐阅读书目.doc
- 语音识别对话产品.doc
- 读心术 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操纵与生存博弈策略.doc
- 读卡器故障维修经验.doc
- 读图对比学习欧洲西部和撒哈拉以南非洲.doc
- 谐振功率放大器练习题分析.doc
- 谐振放大器的稳定性分析课程设计.doc
- 谐振式传感器振动特性测试系统.doc
- 谐波与电容无功补偿.doc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