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明朝前期的经济和政治》-精选课件(公开).pptVIP

《23明朝前期的经济和政治》-精选课件(公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钱宰被征编孟子节文,散朝回家,吟诗道: “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整顿吏治—重典治贪 大明律规定:受财枉法者,一贯以下杖七十,每五贯加一等,八十贯则处以绞刑.受财不枉法,一贯以下杖六十,每五贯加一等,一百二十贯杖一百,流放三千里.贪赃银子六十两以上官吏,均处以枭首示众,并剥皮食草等. 用刑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如剥皮食草、凌迟、刷洗、抽肠、断舌、挑筋等酷刑。 明代再建了汉族的传统政治,着力于恢复经济,加强皇权,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也推动君主专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大大扼杀了社会创新的活力,也为明末的社会危机埋下了伏笔。 * * 醉太平 作者: 无名氏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第23课 明朝前期的经济与政治 明朝的建立 明太祖像 “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而已。” ——《明史纪事本末》 明初的经济 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背景 A.长期战乱,经济衰落,土地荒芜。 B.吸取元亡的教训,为了巩固统治。 C.明太祖本身来自下层,比较体恤百姓。 1368年,明太祖下令,各处荒田,农民垦种后归自己所有,并免徭役三年,原业主若还乡,地方官于旁近荒田内如数拨与垦种。 2、复兴农业 北方近城,地多不治,召民耕,人给十五亩,蔬地二亩,免租三年……官给牛及农具者……额外垦荒者永不起科。 ——《明史 食货志 田制》 太祖初立国即下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载桑以四年起科。不种桑,出绢一匹,不种麻及木棉,出麻布、棉布各一匹。 ——《明史 食货志 赋役》 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全国田土已达8507623顷,较元末增长4倍多。政府所收税粮高,较元代增长约两倍。 3、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苏州、杭州为丝织业中心 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制瓷业的中心 造船业居世界领先地位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民间谚语 胡惟庸(?~1380年),凤阳府定远县(今属安徽)人。 ? ? 早年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信。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知县、吉安通判、太常少卿等职。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七月,任右丞相;约至十年进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胡蓝之狱” “蓝玉案” “胡惟庸案” 明初的制度建设——政治(中央)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 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以谋反之罪杀中书左丞相胡惟庸,宣布废除中书省及丞相,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等具体行政机构。从此,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制度不复存在。 行政制度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皇 帝 明初的制度建设——政治(中央) 行政制度 “中书之政,分于六部”,六部分割了原来宰相的权力,成为皇帝之下中央处理政务的最高一级机构。 明初的制度建设——政治(中央) 内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春明梦余录》卷二五 “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记三千二百九十一事”。 朱元璋:“朕代天理物,日总万机,岂能一一周遍。” 洪武十五年,设置殿阁大学士。 废相之后,以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为例,8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共1660份,合计3291桩事。换言之,朱元璋每天平均要看200个报告,处理400多件事情。 “朕尝思之,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内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明成祖即位后,选拔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称为内阁学士,得以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内阁制度。 此时阁臣,品位较低,仅备顾问而已。 明初的制度建设——政治(中央) 明初的制度建设——政治(地方) 行政制度 县 州 府 省 监察、司法 提刑按察使司 军政 都指挥使司 省 民政、财政 布政使司 三司互不统属,同对朝廷负责。 The end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朱熹 四书五经 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

文档评论(0)

小米兰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