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着各国僧侣一片静寂平凡遗迹出家修行众信向往覃远东来尼泊尔前.pdfVIP

住着各国僧侣一片静寂平凡遗迹出家修行众信向往覃远东来尼泊尔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佛祖出生地,住着各国僧侣 一片静寂平凡遗迹出家修行众信向往 覃远东 来尼泊尔前,我就对佛教的四大圣地之一——蓝毗尼这一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宝地心仪已 久,现在总算了却了前去拜谒的心愿。 蓝毗尼距加德满都约 360 公里,位于尼泊尔南部的特莱平原上,属热带气候,最高气温 可达 50 摄氏度左右。由于从首都加德满都到蓝毗尼的公路是尼泊尔的主要交通干道,车多、 路险,所以笔者经过 7 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才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在我们想象中,佛教圣地应位于鸟语花香的深山密林,然而实际情况完全不同,蓝毗尼 佛祖诞生的遗迹就在一马平川的特莱平原上,与周围的环境相比并无二致。据中华寺的通睿师 父介绍,蓝毗尼遗址共占地约 770 公顷,划分为 3 个部分 :以阿育王石柱、菩提树、水池、 摩耶夫人庙等遗址为主的花园圣地区,各国佛教组织兴建的寺院区和以种植树木为主的绿化 区。 最让我们感兴趣的当然是佛祖诞生的花园圣地。在通睿师父的引领下,我们迫不及待地 来到这里,只见圣园呈方形,四周被铁栅栏围住,面积约 1 万平方米。 在圣园的东南角,有一棵巨大的菩提树,粗大的树干需七八人方能合抱。树旁便是佛祖 的母亲摩耶夫人曾经沐浴过的水池。据说当年摩耶夫人在回娘家生产时途经此地,并在此沐 浴,手扶无忧树生下了佛祖。 当年的无忧树早已枯死,取而代之的这棵菩提树成了人们朝拜的对象。蓝毗尼园也因此 与佛祖初转法轮的鹿野苑、佛祖成道的菩提伽耶和佛祖涅的拘尸那城娑罗双树林并称为佛教四 大圣迹。 离水池向北不远,有阿育王石柱矗立,柱高 7.79 米,周长 2 米多,呈圆柱形。阿育王 是古印度赫赫有名的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他曾在公元前 251 年到蓝毗尼朝圣,并立下石 柱。石柱上有用古印度北部方言普拉克利语刻写的敕文,说明该柱是阿育王在对蓝毗尼进行朝 拜后证明此处为佛陀诞生地而竖立的。我国高僧法显和玄奘曾分别于公元 403 年和 636 年来 到这里朝拜。但在此后的岁月里,蓝毗尼便湮没无闻,直到 19 世纪末德国考古学家发现了阿 育王石柱,并根据玄奘法师 《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载进行勘查发掘,才证实了蓝毗尼园的地 点,使荒废多年的圣迹又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出了圣园便是寺庙区。迄今为止,先后有中国、日本、越南、缅甸、斯里兰卡等国在此 修建寺庙或禅定中心。中华寺是目前已建成的寺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这里气度不凡 :金黄的 琉璃瓦、朱红的围墙、碧绿的草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怪不得韩国僧人会“眼红”,想购买一 批中国造的琉璃瓦来装饰他们的寺庙。当然,各国的寺庙或禅定中心都很有特色,但令人称奇 的是这里有的寺庙竟完全是仅个人之力完成的,比如越南的佛国寺,而日本的几名僧人更是为 了完成在圣地再建梵宇的心愿不幸遇害,为礼佛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现在各个寺庙在蓝毗尼的常驻僧人并不多,共约 30 余人,但彼此间相处得十分友好。 每到月圆时,各国的僧人都要聚集在阿育王石柱周围轮流诵经,而无论哪个寺庙有活动,都会 主动邀请其他国家的僧人参加。我们到达的当晚正好赶上斯里兰卡的寺庙举行诵经会,可惜整 个活动要持续到早上 6 点,我们经过一天的奔波实感疲倦,便提早告辞了。 夜宿蓝毗尼,斯里兰卡僧人朗朗的诵经声从风中传来。此时,我突然领悟到为什么佛经 故事中总是讲述佛祖在夜晚和菩提树下修行,这恐怕是特莱平原和印度白天气候炎热,只有到 了夜晚,凉风习习,人方能神清气爽,集中心力去修行的缘故吧。满天星斗遮盖下的蓝毗尼分 外平和、宁静,引人感慨万千。 遥想当初佛祖为了寻求人间的解脱之道,放弃了王位和优裕的生活,出家修行,历经磨 难,方成正果。2000 多年后的今天,蓝毗尼已去尽往日的奢华,留给人们的只是一片静寂平 凡的遗迹,但佛祖倡导的和平、慈悲与宽容的精神在当今世界仍有现实意义,这大概也是佛教 历经千年不衰的原因吧。 耶稣生与死的地方 《圣经》描述的关键场所几大教派的朝圣之地 周林雁 陈克勤 如果说游北京不去登长城算不得游览北京的话,那么,到中东旅游不去伯利恒的圣诞教 堂与耶路撒冷的苦路和圣墓教堂走一趟,也算不得中东之旅圆满,因为那里与传说中耶稣的出 生、殉难与复活联系在一起。 伯利恒位于耶路撒冷南 8 公里,坐落在两座山丘上,它海拔 780 米,地势险要、土地肥 沃,原名即为希伯来语中“面包房”的意思,象征着丰饶、富有。据 《圣经》记载,史前 8 世 纪,先知弥迦曾预言 :“伯利恒以法他

文档评论(0)

niupai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