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及蛔虫病.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蛔虫及蛔虫病一、蛔虫一般特征 广义的蛔虫ascarid是指蛔目Ascaridata的线虫。蛔目的虫体一般有以下特点: 一类大型虫体large stout worms;口孔一般由三片唇lips组成 ;少数种有肛前乳突pre-anal sucker;虫卵常有一层在子宫内形成的蛋白膜sculptured uterine layer, 排出时尚末形成胚,在外界不孵化, 第二期幼虫可感染宿主, 故被称为感染性虫卵;食道oesophagus简单、肌质、柱状, 某些种有小胃;直接发育生活史, 多有宿主体内移行。二、分类 蛔目寄生线虫隶属3个主要的科, 常见的种如下: 科 种 宿主蛔科Ascaridae狮弓蛔虫 Toxacaris leonina猫和犬 猪蛔虫Ascaris suum猪 马副蛔虫Parascaris equorum 马属动物禽蛔科Ascaridiidae 鸡蛔虫Ascaridia galli鸡弓蛔科Toxocaridae 犬弓首蛔虫Toxocara canis犬 猫弓首蛔虫T.cati猫 牛弓首蛔虫T. vitulorum牛三、各种蛔虫的形态1、猪蛔虫Ascaris suum, 寄生于猪, 雄虫长15~25cm, 雌虫长20~40cm。雄虫尾部卷曲, 有时可见伸出的一对交合刺。图示:猪蛔虫231.虫体2.头端顶面3.雌虫尾端145674.雄虫尾端侧面 5.雌虫尾端腹面6.受精卵7.未受精卵猪蛔虫头顶端的三片唇猪蛔虫雌、雄虫尾端形态猪蛔虫成虫猪蛔虫虫卵2、 马副蛔虫Parascaris equorum, 寄生于马, 形态和猪蛔虫相似, 雄虫长15~28cm, 雌虫长18~37cm。虫卵近圆形,直径90~100um,呈黄色或黄褐色。 鸡蛔虫Ascaridia galli寄生于鸡小肠, 雄虫长2.6~7.0cm, 雌虫长6.5~11cm。虫卵椭圆形,壳厚而光滑。图示尾部构造,交合刺、尾翼、尾乳突和腹吸盘。牛新蛔虫Toxocara vitulorum雄虫长11~26cm,雌虫长14~30cm。狮弓蛔虫Toxascaris leonina寄生于猫和狗小肠, 雄虫长2~7cm, 雌虫长2.2~10cm。有颈翼膜, 上有横纹, 延续至食道部。虫卵光滑无麻点。123图5-30 狮弓蛔虫1.头端  2.雄虫尾端  3.虫卵犬弓首蛔虫Toxocara canis寄生于犬小肠。雄虫长4~10cm, 雌虫长5~18cm, 头端似箭头, 也称箭头虫。有带横纹的颈翼膜, 在食道前二分之一处。43图5-29 犬弓首蛔虫3. 雌虫尾端 4.虫卵21图5-29 犬弓首蛔虫1.唇部顶面 2.雄虫尾端猫弓首蛔虫Toxocara mystax Syn.T.cati寄生于猫小肠, 雄虫长3~7cm, 雌虫长4~12cm。有带横纹的颈翼膜, 位于食道前三分之一处。也被称作箭头虫。312图5-31 猫弓首蛔虫1.前端 2.雄虫尾端 3.虫卵四、蛔虫生活史直接发育, 卵egg→含一期幼虫的卵egg with L1→含二期幼虫的虫卵egg with L2→(休止期resting stage)→L3→L4→童虫→成虫。 卵在外界发育成含第二期幼虫的虫卵, 经一定的休止期后则具有感染宿主的能力。此时的虫卵为感染性虫卵。以后的发育则是在宿主体内或转运宿主体内进行的。从L3到成虫的发育是很复杂的。概括起来有五种方式:1、感染宿主后在体内无移行, 如鸡蛔虫和狮弓蛔虫。2、感染宿主后在体内有移行, 如猪蛔虫、马副蛔虫、犬弓首蛔虫和猫弓首蛔虫。3、L3经母体的胎盘感染胎儿, 如犬弓首蛔虫和牛新蛔虫。图5-31 犬弓首蛔虫发育史简图4、L3还可经乳汁感染幼畜, 如牛新蛔虫。 牛吞食感染性虫卵后,幼虫在小肠内逸出,进入肠壁血管,随血流移行至肝、肺和肾等组织,蜕化为第3期幼虫,并寄居于该处。当母牛怀孕8.5个月时,幼虫移行进入子宫,进入胎盘羊膜液中,进行第3次蜕化,发育为第4期幼虫,胎牛吞入后到其小肠中发育。到小牛出生后,幼虫再经一次蜕皮,经25~31天即发育为成虫;幼虫经胎盘移行到胎儿的肝和肺,再经蛔虫移行的路线进入小肠;母牛感染蛔虫后,幼虫在其体内移行到乳房,并在该处寄居,小牛出生后,在吮乳过程中遭受感染。 5、感染性虫卵被转运宿主摄入, 在转运宿主体内形成含有L3的包囊, 动物捕食转运宿主后发生感染。如狮弓蛔虫、猫弓首蛔虫和犬弓首蛔虫。狮弓蛔虫的转运宿主多为啮齿类动物、食虫目动物和小的肉食兽; 犬弓首蛔虫的转运宿主为啮齿类动物; 猫弓首蛔虫的转运宿主多为蚯蚓、蟑螂、一些鸟类和啮齿类动物。 移行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以猪蛔虫为例, 首先, 感染性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