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鉴定材料2.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向参加鉴定会的各位专家致敬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8月 30日极易离层破碎型煤巷预应力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合肥煤炭研究所沈阳煤炭科学研究所2002年10月 汇报提纲 立项背景主要技术成果工业性试验和推广应用情况对矿区发展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煤巷支护状况淮南矿区储量十分丰富,-1000m水平以上已查明储量153.25亿吨;主采煤层赋存稳定,适宜综采综放机械化开采;以瓦斯综合治理成套技术为中心的安全保障技术和以机械化采煤为中心的主导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采煤工作面已具备年产200万吨以上的综合生产能力,新井发展迅速。煤巷支护问题突显,成为实现矿井综合生产能力的瓶颈,很多工作面产量主要受制于两巷维护。1. 立项背景 序号锚杆总进尺/m煤巷锚杆总进尺/m锚杆支护率/%煤巷锚杆支护率/%199319 117300710.91142588716.42993957421.1464416 00726.61249318 50026.21469813 90027.51465815 20026.514.71表1.1淮南矿区锚杆支护进尺统计(2000年前)1980年以前,煤巷半煤岩巷尝试金属锚杆支护;1981~1992年,在Ⅱ、Ⅲ类顶板顺槽中试验和推广普通锚网支护;1993~2000年,跟踪全国煤巷螺纹钢树脂锚杆成套支护技术进展,并在Ⅳ、Ⅴ类巷道中攻关,但支护效果差,安全可靠性没有保障。1996年在潘一矿1672(3)综采工作面上风巷进行螺纹钢高强树脂锚杆支护试验;1997年在潘三1531(3)下顺槽进一步开展螺纹钢高强树脂锚杆支护试验;艰难的支护改革历程煤巷支护的基础条件恶劣1)岩性差,胶结程度低,强度小;2)煤层顶板结构极其复杂,层理发育;3)煤体松软,结构复杂;4)区域构造应力强烈;5)采深大。顶板离层倾向显著,围岩稳定性差安全可靠性要求更高 因此,必须围绕极易离层破碎型煤巷的稳定性控制技术开展研究,创新支护技术主要原因 基本支护条件和围岩分类研究针对顶板离层破坏的预应力控制理论2.主要技术成果有效控制顶板离层的预拉力支护体系厚层复合顶板留小煤柱沿空掘巷的结构稳定性分析典型条件的工业性试验及推广应用2.1 基本支护条件和分类研究通过围岩物理力学性能和地应力测试进一步量化煤巷条件选取敏感指标开展分类,能够直观体现顶板的稳定性程度1)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测试点:谢桥矿、潘三矿试样数:15块测试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岩层控制中心实验室承担1)岩性很差,煤系地层为第四系深厚冲积层覆盖,成岩较晚,煤系地层上覆岩体胶结压密不好,矿物成分X衍射定量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新区典型泥岩皆为粉砂质高岭石泥岩,抗拉强度仅有1.57~3.2MPa,易风化,遇水泥化并具有一定的膨胀性,膨胀率在5%左右,膨胀力达到0.38~0.51MPa;2)顶板结构复杂,赋含煤线、软弱夹层,取芯困难,岩石质量指标指数RQD仅为25~30%;3)煤层结构复杂,层理紊乱,硬度0.73~0.82,并含有多层硬度小于0.5的软弱薄层,严重制约了煤层的稳定性,顶煤自稳时间很短。 2)地应力测量测量原理:空心包体类三维应力测量原理和钻孔应力解除技术 测量点:潘三矿-650水平东翼1542(3)工作面运输巷与切眼交叉处潘三矿-650水平西翼1452(3)工作面运输巷谢桥矿-650水平1151(3)运输巷代表了由强到弱的3个典型应力区域地应力测试结论1)采深大,自重应力强烈;2)构造应力分布不均衡,3)围岩应力方向与大地坐标系及巷道方位都呈空间分布。基本支护条件和分类研究 1452 (3)运顺测点岩芯1452 (3)测点地应力解除过程实测曲线 实测所得最大主应力σ1为18.75MPa,与铅垂方向成54°夹角,和东西向夹38.41°角,南北向夹角78.167°。从实测看该处应力水平较高,水平面上的最大应力σmax与1452(3)运输顺槽斜交,对巷道形成水平剪力,且σmax和σmin相差较大。图2.8 地应力解除过程实测曲线图2.7 1542(3)运输巷测点岩芯 最大主应力σ1与铅垂方向成46o夹角,东西向夹65°角,南北向夹126°角。其值为16.41MPa,σ2和σ3相差较大,剪应力比较突出。σv的估算值为17MPa左右,而计算所得的垂直方向的应力分量为11.89MPa,二者相差较大,说明该区域内存在构造应力。1151(3)运顺测点岩芯实物 地应力解除过程实测曲线 最大主应力σ1 12.07MPa,与铅垂方向成36o夹角,σ2和σ3相差不大。采区地质构造简单,地应力以自重应力为主,剪应力较小。水平面上的最大主应力与运输顺槽接近平行,有利于巷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