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
《與青年談中國文化》 唐君毅
(一) 導言
作者在本文旨在說明中國文化有甚麼重要的特質,其伏點何在。先從古代哲人的人禽之辨把人和動物區別開來,然後談及中國傳統的道德倫理、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文化活動的表現。從中可見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人文的精神,而最能體現此種精神,莫重於道德倫理的生活。
?
(二) 中國之人文精神
1. 何謂人文精神?
所謂人文精神就是以人為中心的一種基本人生態度,對一切知識與價值的追求和取捨都是以人的本性所趨為最終的準則。
2. 中國文化精神乃重人的精神
天 ─ 超越的天帝
地 ─ 物質的自然世界
人 ─ 可溝通天地兩界 三才
=重人的精神是以人之精神上通於天而下達於地,(因人一方面有物質的軀體,另方面有超越的精神)使人能頂天立地於宇宙間,維持人的尊嚴,是天地的中心。
3. 人禽之辨(以孟子學說作依據)
(i)人與禽獸是有所同 ─
Q ? 人有尊嚴,且要維持它。
? 人會自覺有異於他人,建立真我。
? 人會自覺異於禽獸。
? 人有仁義禮智的德性。
(從倫理道德層面談人與禽獸的分別)
(ii)析仁、義、禮、智四端
人禽之辨語出孟子,孟子解釋人有仁義之質,故有別於禽獸,此可由其性善說申論出來。
孟子認為人有向善的本性,人性之善,表現為仁義禮智四德。《公孫丑上》: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認為人固有惻隱、善惡、辭讓、是非之心,這些都是與生俱來,只要把這四善端擴充至外在的行為,就成為仁義禮智四端,憑此人躍然超越禽獸而顯露自身的獨特性,成為宇宙間最尊貴的動物。此正體現中國重人文的精神特質。
?
仁
─ 無私的普遍的惻隱之心。
─ 能愛家人、國人、天下一切人,以至於對禽獸,都欲見其生,不欲見其死,對於草木山川都可有情。
─ 仁極至於樂觀彼萬物之生生不已,而有贊天地之化育,故人可補自然天地之所不足,而與自然之天地參。
─ 是愛人的能力,對人能主動關懷、尊重、了解、負責,凡事只求己心所安,其他一概不與計較,而對物亦有惜愛之情。
?
義
─ 本於人格尊嚴的自覺,不受「嗟來之食」與「所欲有甚於生者」正體現「義」。
─ 公平正直之心,而求使人我皆得其所,求人與人之平等,家與家之平等,國與國之平等,實現各種平等之社會思想,以維持社會之秩序。
─ 人為了正義,寧死不屈,表現驚天動地泣鬼神之氣節。
─ 在人自然之生存之上,有一超自然生存之精神價值精神生命。
─ 一種承擔艱巨的能力,一切捨身取義的行為。
?
禮
─ 自己謙讓與對他人之尊重
─ 能自己謙讓以尊敬他人,包括父母、師長、聖賢豪傑,對人類文化有貢獻的人,以至古人、後生。
─ 尊敬人所形成之人倫世界與人文世界,將人倫世界人文世界推舉而上,使卓立於宇宙。
─ 是人人心中一道無形的牆,防範著我們的行為。
?
智
─ 能明辨是與非
─ 能是是非非、善善惡惡,而追求真理,有對自己之過失之反省與懺悔及改過之努力,對他人之過失之批評與督察,而有對他人之忠告,社會之輿論,法律之審判。
─ 能不違真理,同得改過遷善,則所以使人類社會日進無疆,使人倫世界人文世界悠久長存。
總結: 人有仁義禮智四端,乃人之所以為人之特性。這樣,人能在自然的天地萬物之世界上,建立一人的世界之根據(人文世界)。
?
(三) 中國之倫理道德
人有異於禽獸的人性的自覺(人有道德心,可作出道德行為,由是建立人倫人文之世界,而中國倫理道德分為五倫,分別為父子、君臣、兄弟、夫婦、朋友。)
《孟子?滕文公上》:
「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慨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 ─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1. 家庭中的倫理關係
(i)孝悌 ─ 父子有親,長幼有序 ─ 仁之本
─ 人對人之感情,正當從最親近之人開始。
─ 儒家認為孝悌為人禽的根本差異,禽獸能愛其子女,惟只有人有親手足之情,人能孝,顯示人能反省反思,顧念自身生命之本源。
(ii)孝 ─ 由近而遠,由今而古,由孝父母,父母之父母,及於祖宗,以至孝於整個民族,可上通於百世,而忠於民族之歷史與文化。
─ 從縱面維繫民族生命於永久。
(iii)悌 ─ 由親而疏,由近而遠,視四海之內之人皆兄弟。
─ 從橫面啟發民胞物與,天下一家之意識。
(iv)孝悌之最高表現 ─ 民胞物與,慎終追遠,上承祖先之心與往聖之志,下則求啟迪後人,以萬世太平為念。
─ 平凡之孝悌是至仁大德之本源。(由極易通向極難)
2. 夫婦之倫
(i)夫婦之倫的重要性 ─ 合二姓之好,超越我所自生之家庭,而貫通於另一家庭,家與家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