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云的微物理特征 1.云滴谱 1.1.1 云滴谱 小滴较少,中等尺度滴较多,大滴较少,且在大滴方向有长尾巴。 1.1.1 云滴谱 Khrgian-Mazin分布 已知峰值np及峰值半径rp: 1.1.2 云滴谱特征量 数密度 平均半径 含水量 1.1.2 云滴谱特征量 能见距离(假定水的无量纲散射效率因子为2) 雷达反射率因子 实际观测到的谱分布多采用纯数学拟合,可将Khrgian-Mazin分布曲线转化为线性关系进行 1.1.2 云滴谱特征量 2. 云的微物理特征 云滴谱特征量 2.1 云内相态 2.1 云内相态 2.1 云内相态-积云 中低纬地区暖季的淡积云和浓积云,温度都比较高。云由水滴组成,0度线以上为过冷云滴。当云发展为积雨云时,顶部冰晶化。冰晶长大后降落到下面过冷水层中,使云的中部由冰、水二相组成。当然0度线以下,仍是液水区。 高纬地区因为温度低,冰相出现的机率增大,即使淡积云也可以由冰晶组成。 2.1 云内相态-层云 层云和层积云因为高度较低,因此温度较高,一般多为暖云,云体由水滴组成,也有上部存在过冷水滴的情形,但高纬冬季也可以出现冰晶。 As、Ns往往上部由冰晶、中部由过冷水和冰晶、下部由非过冷水组成;卷层云(Cs)都由冰晶组成。 2.2 云滴大小 2.2 云滴大小 2.3 云的胶性稳定性 2.3 云的胶性稳定性 大陆性积云和海洋性积云的差异:大陆性积云稳定,不易降水,因为大陆上空凝结核多,形成的云滴谱窄,大粒子少。 胶性稳定和胶性不稳定 随高度增加,云滴谱展宽,多峰出现,云体胶性不稳定度增强 2.3 云的胶性稳定性 大陆地区淡积云中云滴浓度多为200-600个/立方厘米,海洋地区的云滴浓度比大陆地区低一个数量级,约为数十个。 浓积云和积雨云中云粒子浓度比淡积云中的要小。 层状云云滴浓度约为101~102cm-3。 2.3 云的胶性稳定性 2.4 云滴谱差异 2.4 云滴谱差异-积云 淡积云中云滴比较小,滴谱曲线为非对称单峰型 算术平均半径约5微米,最大滴半径约25微米,峰位于半径为7~8微米处。 浓积云云底处的谱仍较窄,与淡积云的差不多;中部和上部云滴要大一些;在云底为单峰型,中部出现双峰和多峰型。 例如衡山在该部位测得的最大滴半径为37微米。 积雨云中云滴谱更宽,谱型则频繁出现双峰和多峰型。 衡山曾测得云底和中部最大滴半径分别为30和65微米 2.4 云滴谱差异-积云发展不同阶段 2.4 云滴谱差异-积云中不同部位的滴谱分布 2.4 云滴谱差异-层云 层云和层积云因为气流上升速度小,云层薄,所以云滴较小。 刚形成的云,其底部云滴小而且均匀,半径约2~3微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拓宽其谱分布,平均半径为5微米。 2.4 云滴谱差异-层云 2.4 云滴谱差异-层云中不同高度 2.4 云滴谱差异-层云云滴谱随天气演变 习题1 按下表估算云的含水量、谱宽、峰值直径,并草绘谱分布曲线。 习题2 对于单分散系(粒子尺度一致)气溶胶粒子,由于聚并作用造成的数浓度N的减少率为 其中K为常数,在1个标准大气压、20℃时,对于直径0.1μm的粒子,K=1.4×10-15m3s-1。 求上述温、压、粒子尺度条件下,初始浓度为1.0×1011m-3的单分散气溶胶系统浓度因聚并减少到初始浓度1/2所需要的时间。 * Cloud drops with dust and pollution inside. 洁净海洋性积云 大陆性积云 Cloud Temperature Droplets? Above 0 ℃ (32 F) Liquid Water -10 to 0 ℃ (12-32 F) Supercooled Water -40 to -10 ℃(-4-14 F) Supercooled Water and Ice Crystals Coexist (mixed clouds) Below -40 ℃(-4 F) Mainly Ice Crystals (glaciated clouds) 中国科学院大气所于1960年在南岳观测到的淡积云、浓积云、积雨云的滴谱资料。 由图可以看出,随着积云对流加强,滴谱变宽峰值直径加大。 积云中不同半径滴对含水量的页献 自云底往上,云滴谱分布变宽,数密度减小,峰值浓度减小。 滴谱随高度的变化是和含水量随高度的变化互相配合的。 160 11-13 5 19-21 230 9-11 8 17-19 242 7-9 25 15-17 166 5-7 82 13-15 48 3-5 数浓渡 (cm-3) 半径 (μm) 数浓渡 (cm-3) 半径 (μm)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