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旱地食用木薯生产技术规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 XXXXX—XXXX 红壤旱地食用木薯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quecal rules for edible cassava in red upland soil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送审稿) XXXX - XX - XXXXXX - XX XXXX - XX - XX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TOC \o 1-5 \h \z 目 次 II 前 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地环境 2 5品种选择 2 6栽培技术 2 7采收与食用 4 8留种种茎选择 5 9种茎越冬贮藏 5 本标准编写规则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洪鑫、袁展汽、肖运萍、刘仁根、汪瑞清、吕丰娟、杨成春、魏林根。 红壤旱地食用木薯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木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技术、采收与食用、留种种茎选 择、种茎越冬贮藏等。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境内的食用木薯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GB 5084 农出灌溉水质标准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2046-2011 木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NY/T 1520 木薯 NY/T 875-2012 食用木翳淀粉 DB36/T 715-2013 木薯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1 食用木薯 作为食物热能来源的木蒋。 3.2 块根 肉质肥人,富含淀粉和其他营养物质的贮藏根,简称“薯”。 3. 3 甜木薯品种 新鲜块根的氢氧酸含暈低于50 mg/kg的木薯品种。 3.4 木薯淀粉 木薯新鲜块根经过清洗、去皮、粉碎、水洗、过滤、沉淀、提取、脱水干燥而成的粉末,且氢氤酸 儿乎全部被清除。 3.5 木薯全粉 木薯新鲜块根经过清洗、去皮、切片、干燥、粉碎、过筛而成的粉末,且氢氧酸几乎全部被清除。 3.6 氧化物 以生氟糖营(亚麻苦昔95%和百脉根营)形式主要存在于木蒋外表皮和周皮(韧皮部),70%分布 于地下部分,其屮的90%以上分布于薯皮,经浸泡和高温煮熟后绝大部分的鼠化物被分解和挥发。 3.7 去皮 去除木蒋块根的外表皮和周皮。 4产地环境 1 选地 产地环境应符合GB/T 18407.1的规定,选择土层深厚、灌排方便、肥力中上、坡度小于25。的缓坡 地或平地。 4.2整地 在秋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耕地深度为30cm?40 emo在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再次翻耕整 地,整地深度为25cm~30cm。 5品种选择 选择己经审定,并适宜江西生态条件的甜木薯品种,如华南9号、GR891、华南12号等。 6栽培技术 6. 1种植时间 江西南部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种植;江西中北部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植。 6.2种茎材料 选择充分成熟、粗壮密节、髓部充实、富含水分、芽点完整、不损皮芽和无病虫害的种茎作繁殖材 料。 6.3砍种茎 种植时用利刀砍断种茎,种茎长度以15 cm?20cm为宜,从木薯种茎基部砍起,切口平滑,保证种 茎无破裂、芽点完好。 6.4用种量 每666.7吊的种茎用量为130根?170根种茎,重约80 kg。 6.5种茎浸种 失水的种茎可用淸水浸种15 mino 6. 6种植方法 开深8 cm?10 cm的种植沟,釆用平放方式种植木蒋,种茎平放后,盖土3 cm?4 cm。 6.7种植密度 土壤肥力高则种植密度疏,反之则密。中等肥力土壤的种植密度为850株/666.7 n??950株/666.7 m2, 种植规格为 1.0 mx0.7 m~ 1.0 mx0.8 m。 6.8施肥 施足基肥,合理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施用的肥料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氮、磷、钾施 用比例为N : P2O5 : K2O= 1.0 : 0.5 : 1.2,施用量N为 10 kg/666.7 n??12 kg/666.7 P2O5为5 kg/666.7 n??6 kg/666.7 QO为 12 kg/666.7 n??15 kg/666.7 m2o 6. 8. 1基肥 种植前,施用量N为5 kg/666.7 n??6 kg/666.7 P2O5为5 kg/666.7 nF?6 kg/666.7 氐0为6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