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只用于颌位记录与排牙,常用蜡、自凝塑料、虫胶片做,最终由热凝塑料代替。 要作为义齿的基托保留,用热凝塑料做。 2、试基托 将做好的基托戴入患者口内试戴,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则要修改。 3、制作上 堤 材料:蜡要求:(1) 堤位于相当于人工牙列的位置,唇颊面要恢复面部丰满度。 (2) 平面前部 与瞳孔连线平行,在上唇下2mm,如果瞳孔连线不平行,应与口角连线平行,宽6mm。 (3)后部: 与鼻翼耳屏线或坎珀线(camper Line)平行,宽8-10mm,后缘距基托后缘约15mm,并形成斜坡形。 (4)最后在 6 4 4 6 处分别刻出4条不平行的“∨”形沟,深3mm。在接近上 托后缘的中央粘一只约5mm的蜡球。 4、下 托的制作及取得水平颌位关系和垂直 位关系 (1)记下息止颌位时的垂直距离,此数据减去2-3mm即得咬合时垂直距离。 (2)制作下 堤。 (3)记录水平颌位关系和垂直颌位关系 将上 托放入口中,嘱患者小张口,练习用舌尖卷向后舔抵蜡球后咬合,待熟练后,将带有烤软蜡. 堤的下 托迅速放入口中,以两手扶住下 托,嘱患者用舌尖卷向后上方舔抵蜡球,并咬合至咬合垂直距离,冲以冷水,取出上下 托泡于冷水数分钟。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这是用息止颌位测定法确定咬合垂直距离,用卷舌后舔法确定水平颌关系记录。 5、校对水平颌位关系及 垂直距离的方法 (1)校对水平颌位关系:指感髁突后撞力法:将两食指轻触外耳道前壁,嘱患者咬合,同时感两侧髁突后撞力近于相等,说明正确。指感颞肌前部肌肉收缩法:在外眼角以外4cm处以手指按之,嘱患者咬合,两侧颞肌前部收缩力近于相等时,表明水平关系正确。 (2)校对垂直距离 观面部外形,反复测量,是否有息止颌间隙,一般2-3mm。 6、垂直距离恢复得不正确的影响 (2)垂直距离恢复得过小 表现为面部下1/3的距离减少,唇红部显窄,口角下垂,颏唇沟变深,颏部前突,患者象没戴义齿似的,息止 间隙偏大,咀嚼肌紧张度减低,咀嚼时用力过大,咀嚼效能较低。 * * 3、采取功能性印模 取印模时,在印模材料可塑期内进行肌功能修整,可由患者自行进行或在医师帮助下,唇、颊、舌作各种动作,塑造出印模的唇、颊、舌侧边缘与功能运动时的粘膜邹襞和系带相吻合。 4、保持稳定位置,保证印模材料在凝固过程中不变形。 二、灌制模型 在调好的石膏或人造石硬石膏灌注到无牙颌终印模中,形成无牙颌的阳型,叫模型。 1、灌制模型的方法(略) 2、灌制印模石膏衬印的印模(略) 3、灌闭口印模的方法(略) 4、终模型应具备的条件 (1)应充分反应无牙颌组织面的细微纹路。 (2)印模边缘上显露出肌能修整的痕迹和厚度,模型边缘宽度以3-5mm为宜。 (3)模型最薄处也不应少于10mm,模型后缘应在腭小凹之后不少于2mm,下颌模型的磨牙后垫自其前缘起不少于10mm。 5、上颌终模型后堤区的处理 后堤区是上颌义齿的后缘封闭区,在接近基托后缘的基托组织面要制作后堤,使该处基托与软组织保持压紧关系,防止空气从此处进入基托与粘膜之间,影响义齿固位。 后堤区检查: 用口镜柄或“t”形充填器,沿腭小凹两侧探压腭粘膜,一直压至翼上颌切迹的粘膜沟,有弹性即前后堤区,呈“弓”形,如果骨中隆起明显则中断为“二”。 后堤区形成: 依照检查结果,用变色铅笔于粘膜上画出后堤区的范围,终印模上即有铅笔印,描清楚后灌模,模型上即有后堤区印迹,在模型的腭大孔之后刮一深沟1-1.5mm,向前宽5mm,向两侧和前方逐渐变浅。临床上常常是在模型上画出后堤区的范围,然后按上法将石膏刮除。 现代 学的研究认为,下颌骨对上颌骨(颅部)有三种基本位置: 牙尖交错位(牙位) 正中关系位(下颌后退接触位) 下颌姿势位(息止颌位) 1930年国际牙科会议首先提出 是指下颌髁状突位于关节凹居中偏后,而周围组织不受限的生理后位时,下颌对上颌的关系。 这是一个稳定而可重复的位置,与牙无关。 又叫最广泛接触位。是指上下颌后牙牙尖处于尖窝交错的接触关系,前牙呈正常覆 覆盖时,下颌骨的位置。此时,上下颌牙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大。 它是一种牙对牙的关系,以天然牙的存在而保持,因牙本身的改变(如 磨耗)而进行适应性改变,所以,它是牙列缺失后难以重复的位置。 指头直立,双眼平视前方,口腔无功能活动,下颌处于休息状态,肌肉保持相对平衡时(即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 T 27875-2011_港口重大件装卸作业技术要求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商品混凝土采购组织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的QTL定位.pdf
- YOLOv5(PyTorch)目标检测:原理与源码解析课件PPT模板.pptx VIP
- 辛弃疾《西江月》通用课件(页).pptx VIP
- 工程技术液压工程师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TCFLP 0026-2020-散装液体化学品罐式车辆装卸安全作业规范.pdf VIP
- 2025年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试卷及答案.pdf VIP
- 疾控中心培训课件:《公安系统职业性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及职业暴露预防》.pptx VIP
- MSA测量系统分析自动表格.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