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深远的 宋元科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李约瑟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高峰是在什么时期? 活字印板 罗盘 制造的火器较发达 (震天雷) 一.火药的发明和运用 古代炼丹家 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发明: 宋元时期: 蒙金交战: “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金史》 开庆元年(1259年)……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步——《宋史 兵志》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宋军发明此种管状火器。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子弹。 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这是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火箭 火铳 火球 单发步枪火铳 火药的传播 火药和火药武器是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军队使用了火药兵器。公元1260年元世祖的军队在与叙利亚作战中被击溃,阿拉伯人缴获了火箭、火炮、震天雷等火药武器,从而掌握火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阿拉伯人与欧洲的一些国家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战争中阿拉伯人使用了火药兵器,阿拉伯人进攻西班牙时就使用过火药兵器。在与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中,欧洲人逐步掌握了制造火药和火药兵器的技术。 火药的传播 火药的发明、应用过程 发明:古代炼丹家 唐朝末年:开始用于战争 宋元时期:广泛用于军事 南宋:管形火器 (突火枪) 金:制造火器较发达 13世纪中期传至阿拉伯,后传入欧洲 没有中国发明的火药,欧洲人还得流淌更多的鲜血才能攻破中世纪的封建城堡。 火药和火器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 美国学者 德克 · 海德 火药的影响 火药武器用于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火药传到欧洲,对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火药应用于生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例子1:由于出版事业的发展,我们现在足不出户也可知天下事。唐朝时,一个熟练刻工一天刻50个字,假设一份《浙江日报》8万字,请问一个刻工需要用多少时间? 例子2: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完全就派不上用场了。 1600多天 二.印刷术的改进 每印一页书就要刻一块版,书印好后,雕版也就被废弃,既浪费材料,也浪费人力,浪费时间。 雕版印刷有哪些缺点? 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活字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毕升的创新“新”在哪里? 北宋泥活字版 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活字印刷的步骤 制做单字 排版 上墨印刷 回收活字 1.可随时拼版 2.存放版片占用空间小 3.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简单 4.能够重复使用 活字印刷的优点   活字印刷术在宋朝时传到日本、朝鲜,元朝时传到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400多年后,欧洲才有活字印刷。 · · ·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和意义 印刷术发明的意义 1. 活字印刷的出现,降低了印刷书籍的成本。   2. 使更多的普通民众有了受教育的可能,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流。 提示 1 :从书籍成本方面分析 提示 2 :书籍对普通民众及印刷业的作用 提示 3:对文明传播的影响 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盘(王祯《农书》插图)    活字放在轮盘内,排版时,人可坐在轮盘旁边,随意转动轮盘拣字,大大提高了排字效率。 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进 雕版印刷术 印章 活字印刷术 转轮排字盘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当代毕昇” 王选 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进 战国——“司南”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司南是中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石指南特性制成的指南仪器。《韩非子·有度》云“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正)朝夕(指东西方向)”。王充在《论衡》中说:“司南之杓[sháo],投之于地,其柢[dǐ]指南。” 三.指南针的发明和运用 指南针在地球的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所以会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天然磁石 指南针(宋) 人工磁石、使用磁针 司南(战国)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洲可谈》 材料二:渺茫天际,天水一色,船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藩志》 问题:对比两个材料,回答关于指南针的使用,两者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强调白天需以太阳为准,夜晚以星星(北极星)为准,阴雨天则以指南针为准; 材料二:强调无论何时何地,航海时只依靠指

文档评论(0)

55222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