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油气技术讲座油气运移规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陆相含油气盆地中的油田分布大多靠近生油凹陷,运移距离较近,一般常在30km以内。较远距离的运移常与不整合面有关,如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的石油来自盆地东南的玛纳斯湖凹陷,最大运移距离约为80km。美国中勘萨斯的古潜山带中的石油,来自其东南方的生油凹陷,最大运移距离约160km。与之相对的是一些透镜体储层中的石油,二次运移距离微不足道,实际上油气经初次运移就直接进入圈闭形成透镜状岩性油气藏。 3.4.4 The direction of migration???? 在以浮力和水动力为主要动力的驱动下,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总是循着阻力最小的路径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或者说从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较高的地方向较低的方向运移,直至遇到圈闭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或者运移到地表散失掉亦或形成油气苗。 在沉积盆地中,油气源区一般位于盆地的深凹陷带,而深凹陷带又往往是盆地内压实水流的高水头区(高水势区);压实水流通常是流向与之相邻的盆地边缘斜坡或隆起(凸起)带(低势区)。由深凹陷→斜坡或隆起(凸起)的方向是水流和浮力的共同指向,所以这自然成为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指向。尤其是那些地质历史上长期继承性发展的隆起带更为有利。 3.4.5 The change of oil and natural gas in migration???? 我们从油源对比已经知道,母岩抽提物与油藏中石油的组成成分上并不完全等同,一般只具有相似性。这除了初次运移中不同成分排出难易程度差别之外,也有石油在二次运移过程中变化的因素。已知二次运移中石油的高分子量成分以及极性成分易被矿物所吸附,而轻质的和无极性成分则能较自由地通过。这样就产生了天然的色层分异效果。???? 二次运移过程中吸附作用显著时,石油成分变化的总趋势是:胶质、沥青烯、卟啉及钒镍等重金属减少,轻组分增多;而烃类呈现烷烃增多,芳烃相对减少;烷烃中低分子烃相对增多,高分子烃相对减少。反映在物理性质上,表征为比重变轻,颜色变淡,粘度变低。通过油-源和油-油对比,可以对油气二次运移的轨迹进行追踪,建立油藏与油源之间的联系。以我国酒泉盆地为例,自青西凹陷向鸭儿峡-→老君庙-→石油沟方向,可见正烷烃主峰碳数和镍卟啉含量逐渐降低,C22以内与C23以外正烷烃比值逐渐增加,以及比重、粘度、含蜡量和凝固点逐渐减小变低. The datasheet of crude oil specialities in anticline zone of Laojun temple in Tertiary of Jiuquan Basin 地 区 井 号 项 目 正烷烃 主峰碳 C22-/C23+ 镍卟啉(ppm) 比 重(D420) 粘 度(10-3Pa·s) 含蜡量(%) 凝固点(℃) 鸭 儿 峡 189 ? ? 30.0 ? ? ? ? 158 C21 1.63 17.64 0.8657 23.5 13.71 13.5 60 ? ? ? 0.8692 26.6 14.38 4 610 ? ? 26.10 0.8692 27.3 12.87 -0.3 684 C21 1.93 ? 0.8672 25.7 16.48 -3.8 老 君 庙 4120 ? ? 19.20 0.8613 24.5 11.69 7 H-181 C21 2.08 13.56 0.8622 24.0 15.32 2.3 K-243 C21 2.26 8.52 0.8659 28.3 13.98 5.3 J-251 ? ? ? 0.8614 22.8 13.71 -1.5 石 油 沟 249 C19 2.97 7.02 0.8607 22.5 14.73 5.3 195 C19 2.68 6.60 0.849 19.2 13.01 0.3 111 C19 8.12 7.35 0.8562 20 10.67 12.5 二次运移中由于路径上具体介质环境的变化,还可发生脱气、晶出等其它效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氧化作用(oxygenation),氧化作用可使石油的胶状物质增加,轻组分相对减少;环烷烃增加,烷烃和芳香烃减少;比重和粘度也随之增大。其效果大多与吸附作用相反。因此二次运移中氧化作用通常会被吸附作用所抵消。??如果石油经二次运移到达地表附近,氧化作用更为显著,石油将全部变为沥青。 一般是生于较深处的石油,向上运移至埋藏较浅的圈闭中聚集的过程

文档评论(0)

rabbit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603701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