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流动阻力以及水头损失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以不可压缩流体绕流圆柱体为例,着重从边界层内流动的物理过程说明曲面边界层的分离现象。当黏性流体绕圆柱体流动时,在圆柱体前驻点A处,流速为零,该处尚未形成边界层,即边界层厚度为零。 3. 边界层分离现象 6.9 边界层理论 随着流体沿圆柱体表面上下两侧绕流,边界层厚度逐渐增大。 层外的流体可近似地作为理想流体,理想流体绕流圆柱体时,在圆柱体前半部速度逐渐增加,压强逐渐减小,是加速流。 3. 边界层分离现象 6.9 边界层理论 当流到圆柱体最高点B时速度最大,压强最小。 到圆柱体的后半部速度逐渐减小,压强逐渐增加,形成减速流。 由于边界层内各截面上的压强近似地等于同一截面上边界层外边界上的流体压强,所以,在圆柱体前半部边界层内的流动是降压加速,而在圆柱体后半部边界层内的流动是升压减速。 3. 边界层分离现象 6.9 边界层理论 因此,在边界层内的流体质点除了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外,还受到流动方向上压强差的作用。 在圆柱体前半部边界层内的流体质点受到摩擦阻滞逐渐减速,不断消耗动能。但由于压强沿流动方向逐渐降低,使流体质点得到部分增速,也就是说流体的部分压强能转变为动能,从而抵消一部分因摩擦阻滞作用而消耗的动能,以维持流体在边界层内继续向前流动。 3. 边界层分离现象 6.9 边界层理论 但当流体绕过圆柱体最高点B流到后半部时,压强增加,速度减小,更促使边界层内流体质点的减速,从而使动能消耗更大。 当达到S点时,近壁处流体质点的动能已被消耗完尽,流体质点不能再继续向前运动,于是一部分流体质点在S点停滞下来,过S点以后,压强继续增加,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除了壁上的流体质点速度仍等于零外,近壁处的流体质点开始倒退。 3. 边界层分离现象 6.9 边界层理论 接踵而来的流体质点在近壁处都同样被迫停滞和倒退,以致越来越多被阻滞的流体在短时间内在圆柱体表面和主流之间堆积起来,使边界层剧烈增厚,边界层内流体质点的倒流迅速扩展,而边界层外的主流继续向前流动,这样在这个区域内以ST线为界,如图5-5所示,在ST线内是倒流,在ST线外是向前的主流,两者流动方向相反,从而形成旋涡。 图5-5 曲面边界层分离现象 3. 边界层分离现象 6.9 边界层理论 使流体不再贴着圆柱体表面流动,而从表面分图5-5 曲面边界层分离现象离出来,造成边界层分离,S点称为分离点。形成的旋涡,不断地被主流带走,在圆柱体后面产生一个尾涡区。尾涡区内的旋涡不断地消耗有用的机械能,使该区中的压强降低,即小于圆柱体前和尾涡区外面的压强,从而在圆柱体前后产生了压强差,形成了压差阻力。压差阻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很大关系,所以又称为形状阻力。 图5-5 曲面边界层分离现象 3. 边界层分离现象 6.9 边界层理论 1911年,匈牙利科学家卡门在德国专门研究了这种圆柱背后旋涡的运动规律。 实验研究表明,当Re=20时黏性流体绕过圆柱体,发生边界层分离,在圆柱体后面产生一对不稳定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对称旋涡,超过40后,对称旋涡不断增长,Re=50至600时,这对不稳定的对称旋涡,最后形成几乎稳定的非对称性的、多少有些规则的、旋转方向相反、上下交替脱落的旋涡,这种旋涡具有一定的脱落频率,称为卡门涡街,如图5-6所示。 图5-6 卡门涡街形成示意图 4.卡门涡街 6.9 边界层理论 圆柱体的卡门涡街的脱落频率 f 与流体流动的速度 v 和圆柱体直径 d 有关,由泰勒(F·Taylor)和瑞利(L·Rayleigh)提出下列经验公式 根据卡门涡街的上述性质,可以制成卡门涡街流量计,即在管道内从与流体流动相垂直的方向插入一根圆柱体验测杆。 管内流体流经圆柱体验测杆时,在验测杆下游产生卡门涡街,测得了旋涡的脱落频率,便可求得管内流体的流速,进而确定管内流体的流量。 测定卡门涡街脱落频率的方法有热敏电阻丝法、超音波束法等等。 上式适用于 范围内的流动,式中无量纲数 称为斯特劳哈(V.Strouhal)数 ,即 根据罗斯柯(A.Roshko)1954年的实验结果,当 大于1000时,斯特劳哈数 近似地等于常数,即 =0.21。 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风吹电线嘘嘘发响的鸣叫声,这种鸣响也是由于卡门涡街的交替脱落引起空气中压强脉动所造成的声波。 在工程设备中(如管式空气预热器),空气横向绕流管束,卡门涡街的交替脱落会引起管箱中气柱的振动。特别是当旋涡脱落频率与管箱中的声学驻波振动频率相等时,便会发生声学共振现象,产生严重的噪声,并使器壁在脉动压力作用下弯曲变形,甚至振裂。 最严重的情况是气室的声学驻波振动频率、管束的固有频率、卡门涡街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