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⑤乌梅伍五倍子: 乌梅:和胃生津, 五倍子:涩肠止泻。 二药伍用,相互协同,有固中气,涩肾精,除燥热,生律止渴的功效,可使漏泄止。 近年来消渴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⑥丹参配葛根: 丹参:养血活血; 葛根:清热生津止渴。 二药伍用,相互协同,有养血活血,生津润脉之功效,用于瘀血内阻,兼有阴虚所致之心悸、胸闷疼痛、口舌干燥、舌质黯红、脉细涩或细数等症。 近年来消渴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情志致病,常佐辛药以开郁。情志所伤,肝气不舒,也是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气有一息不运,则血有一息不行”,凡有所瘀,莫不壅塞气道,阻滞气机,二者同时存在,互为因果,进而影响水津的正常输布,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多采用辛味行气开郁之品,如柴胡、枳壳、香附、川芎等。 近年来消渴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补脾土,助化源,气复津还。常用药物:黄芪、白术、太子参、淮山、薏苡仁、扁豆等。 近年来消渴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三消均有清浊不别,升降失调的见症。用荷叶质地轻入上焦,开上焦肺气,配清热润肺生津之品以宣达肺气,清浊能分,使之肺气得以肃降;佩兰入中焦之脾胃,配清胃生津之药,以芳香之性,使脾气上升,胃气顺降.以致津液自复。胃热自和;萆薢入肝胃达下焦,配滋阴固肾之品使清者升,浊者降,气化功能加强,燥热自退,阴液自生,阴阴调和糖尿得除。 近年来消渴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一.整体治疗,改善症状和体质,提高生存质量; 二.消除血糖难控因素,辅助降糖; 三.运用未病医学理念,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谢谢您的聆听!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糖尿病已不仅仅是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富贵病”,亚洲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糖尿病的重灾区,中国糖尿病的流行趋势很严峻,2007-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下,在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已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显示,在20岁以上的成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患病人数达0.92亿;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人数达到1.48亿,我国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 为了便于诊断和治疗,临床上常根据糖尿病人临床的特征及胰岛素分泌的情况进行分型,常见糖尿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空腹血糖正常也要行OGTT检查吗? 答案是肯定的! 调查数据显示:单纯检测空腹血糖,将漏诊81%的糖尿病患者,以及87%的糖尿病前期患者。 * 但实际诊断糖尿病只需两点 * 空腹血糖正常不等于血糖就正常 餐后血糖升高往往早于空腹血糖升高,它是糖尿病前期的预警信号 * OGTT检查涵盖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两项,它的敏感性,让我们可以早期诊断糖尿病前期,从而有效干预 * 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是造成视力下降最终发生失明的主要原因。最左边的是视网膜的比较早期的病变(背景期),表现有眼底点状出血及渗出,中间的是 比较后期的病变(增殖期),眼底出现新生的血管。最右边是最后的结局,失明。 糖尿病肾病也是重要的并发症,肾脏损害会逐渐加重直至肾衰竭,从开始的没有任何症状及表现,到早期的微量蛋白尿,进而大量蛋白尿,最终发生肾脏衰竭,需要依靠血液透析生存。 糖尿病性心血管病变被称为糖尿病的第一杀手,病情轻时表现为胸闷、胸痛等,严重者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而去世。因很多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因此,糖尿病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糖尿病脑血管 病变主要表现为头晕、肢体麻木等,糖尿病患者的脑血管病变多为脑梗塞,严重者出现瘫痪、死亡 对非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低血糖的定义还没有统一,教科书和文献里采用的低血糖的标准是不一致的,有2.5、2.8、3.0mmol/l,有的限制在空腹状态下,有的没有限制在空腹状态下。 美国ADA2005年低血糖工作组,对糖尿病的血糖值进行了修正,认为不管是不是空腹,只要低血糖的值≤3.9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而传统文献低血糖的值是2.8mmol/l,相差很多。 促胰岛素分泌剂: 磺脲类: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 格列奈类: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 DPP-VI抑制剂:减少体内GLP-1的失活,增加GLP-1水平,而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分泌 非促胰岛素分泌剂: 双胍类: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 噻唑烷二酮类:改善胰岛素抵抗 α-糖苷酶抑制剂: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吸收 * 5.瘀血阻滞 主症:口干尿多,形体消瘦,面色晦暗。 兼次症:肢体麻木或刺痛,入夜尤甚,或肌肤甲错,唇紫不华。 舌象:舌质暗或有瘀斑,或舌下青筋紫暗怒张,苔薄白或少苔。 脉象:弦或沉涩或结代。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 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牛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