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络腧穴学;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注释;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定位】
在手指,小指末节尺侧,指甲角侧
上方0.1寸。 ;【主治概要】
1.本穴为小肠经井穴,“井主心下满”,又小肠经与心经相表里,心主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本穴可调节心气,具开窍泄热,安神醒脑之功,可主治中风昏迷、热病、精神分裂症等病症。
2.穴归手太阳经,太阳主表,外邪易犯,本穴具疏风清热,利咽消肿,清利头目之功,可治咽喉肿痛、目翳、头痛等病症。; 4.穴性属井,为阴阳经气交结之处,具通经接气,通经活络之功,可治项强、肩臂后外侧疼痛、小指麻木等病症。
5.小肠主液所生病,小肠经与心经相表里,心主血,乳汁来源于气血的生化,本穴可调节心气,通乳汁,消肿痛,常于治疗乳痈肿痛,乳汁不通等症。近人也证实,电针少泽穴可使垂体后叶催乳素分泌增加,针刺少泽配膻中,可使缺乳妇女血中生乳素含量增加,这为本穴对乳汁不通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定位】
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
白肉际凹陷中。;【主治概要】
1.本穴为小肠经输穴,输主体重节痛,故具较好的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可治头顶,颈肩部疼痛,肘臂小指拘急疼痛等病症。
2 .穴归于手太阳小肠经,通于督脉,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同气相求,督脉行于腰脊,本穴为治疗急慢性腰痛的要穴。
3.小肠经与心经相表里,心主神志,且督脉“上额交巅上,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故本穴具清心安神,止痉之功,可主治多种神志疾病,如癫狂、痫证、精神分裂症、癔症等病症。
4.督脉主阳主表,本穴通督脉,为临床清热要穴。近人研究认为,针后溪穴可调整脑内啡肽物质的释放,对发热反应的途径有一定的影响。可用于各种热证(???论实热还是虚热)及疟疾的治疗。;【定位】
在前臂后区,腕背横纹上1寸,尺骨头桡侧凹陷中。
取法: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头的桡侧缘,于尺骨小头最高点水平的骨缝中取穴。或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在尺骨小头的最高点上,然后掌心转向胸部,当手指滑入的骨缝中取穴。;【功能】
清热明目,通经止痛;定位:屈肘,在尺骨鹰嘴与肱骨
内上髁之间的凹陷处。;【定位】
在肩胛区,肩关节后下方,
腋后纹头直上1寸 。
【主治】
① 肩背疼痛,手臂麻痛,瘰疬。
② 耳鸣。;【定位】
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功能】通经活络,理气消肿 ;颧髎;【主治】
口眼歪斜,齿痛,颧肿。配翳风、合谷治疗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配阳白、四白。;【定位】
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张口时呈凹陷处;微张口,于耳屏前缘与下颌小头后缘之间凹陷处取穴。 ;【穴性特点】
穴为手足少阳,手太阳三脉之会穴,位居耳部,气通于耳,为治疗耳疾的要穴。《灵枢·刺节真邪》:“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刺此者,必于日中,刺其听宫,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输也。”《铜人》言:“听宫治耳聋填塞如物无所闻。”《针灸大成》:“耳聋,气闭,听宫,听会,翳风……复刺三里,合谷。”近人认为针刺听宫穴能改善耳蜗微循环及毛细胞的营养供应,使患者耳蜗电位加大。;【主治概要】
1.穴为手足少阳,手太阳三脉之会穴,三脉均入耳中,针之可疏调耳部经气;又小肠与心相表里,心主血液,推动气血的运行,气血实则耳聪目明,气血虚则耳鸣目眩,故本穴具通络聪耳之功,为治耳鸣,耳聋的要穴。
2.穴属太阳,通少阳,可清太阳之风热,泻少阳之风火,具疏风清热,解毒,通络止疼之功。可主治风热火毒上攻所致的耳道炎症,风热失音,齿痛,风火牙痛,肝胆火盛之耳鸣,耳聋等病症。
3.小肠与心相表里,心主神志,本穴具清心安神之功,可主治神志疾病,如癫痫。
4.穴属小肠之脉,膀胱经与小肠经同属太阳,膀胱经行于腰背部,根据同气相求的理论,本穴有主治腰痛之功。;手太阳小肠经小结;手太阳小肠经小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