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二次反射棱镜(相当于双平面镜系统) 常用的二次反射棱镜 半五角棱镜 五角棱镜 直角棱镜 30°直角棱镜 斜方棱镜 (3)三次反射棱镜 如斯密特棱镜 优点:光线在棱镜中的光路很长,可折叠光路,使仪器结构紧凑。 2、屋脊棱镜 (1)倒像:使像面相对于物上下和左右同时转过180 ° (2)倒像实现方法: a、屋脊棱镜;b、棱镜组合系统 (3)屋脊棱镜:把普通棱镜的一个反射面用两个互成直角的反射面来代替的棱镜。两直角面的交线即棱线平行于原反射面,且在主截面上。 去顶角直角屋脊棱镜 直角屋脊棱镜的结构特点 反射 展开 普通直角屋脊棱镜 展开 实际形状 增大入射面的直角屋脊棱镜 3、反射棱镜的等效作用与展开 (1)等效作用:等价于一块平行平板 (2)等效画图法:依次对反射面逐个做出整个棱镜被其所成的像,即可将棱镜展开成为平行平板。 等腰直角棱镜 达夫棱镜 斯密特棱镜 (3)结构参数K K与d的关系式: D为棱镜的通观孔径,d是等效平板的厚度,一次反射等腰直角棱镜K=1,二次反射的等腰直角棱镜K=2,五角棱镜K=3.414,但达夫棱镜除外。 达夫棱镜的结构参数K: 注意:由于反射棱镜等效于平行平板,若应用于非平行光束中时,不能像用平面镜那样随便,必须考虑平行平板既会产生像的轴向位移,又会产生像差。 四、折射棱镜 2、偏向角δ:其正负以入射光线为起始边来确定,当入射光线以锐角方向顺时针转向折射光线时为正,反之为负。 1、折射棱镜图 最小偏向角 五、光锲 1、当折射棱镜两折射面间的夹角α很小时,这种折射棱镜称为光锲。 2、偏向角δ §1.5 光学材料 1、光学材料选择的依据: 材料对被要求成像的光波段是否透明,或者在反射情况下是否具有足够高的反射率。 2、折射光学材料:一般的光学玻璃,光学晶体和光学塑料。 3、透射材料的性能参数:透过率,折射率等。 附表和图: 几种金属的反射率曲线 例题: 1、一凸透镜在空气中的焦距为40cm,在水中的焦距为136.8cm,试求该透镜的折射率。(水的折射率为1.33) 2、一硬币放置于高15cm的烧杯底部中央,将一玻璃磨制的双凸透镜(两球面曲率半径均为10cm)放置于烧杯上口,设硬币在透镜中形成一直径为3.6cm的像。 求(1)像的位置和物的大小。 (2)烧杯中充满水时,像的大小和位置如何? 例1 十字路口有一个凸球面反射镜r=1m,有一个人身高1.6m,在凸球面反射镜前1m处,试求这个人经过此凸球面反射镜时所成像的大小和正倒? 解:根据题意,有: 得: 由式(1-37)有: 解得: 例1-3 如图所示为一块平行平板,其厚度d为15mm,玻璃折射率n=1.5,经过平行平板折射后,其细光束像点Aˊ在第二面上,试求其物点离开第一面的位置 解:由式(1-57)可得: 物和像 光学系统 实物成虚实象 光学系统 物空间 像空间 实物成实象 光学系统 虚物成实象 由A点经过单球面折射后所形成的A’点究竟是不是A点物所成的像呢?!!! 考虑到由A点出发的多条光线,如下图所示: 像方的光束经单球面折射后不和光轴交与一点,而是有多个焦点,此即为成像的缺陷---像差(球差) 2、物体位于无限远处时 即:L=-∞,U=0时,则入射角为: 三、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光线的计算 1、阿贝不变量Q 2、孔径角u和uˊ的关系 3、物像位置关系 4、光焦度φ 表征折射球面光学特性的量,即: 其单位称为折光度 5、像方焦点和物方焦点 物方平行光汇聚成实焦点; 物方平行光经折射球面成发散光束; 像方焦距的正负就决定了折射球面对光束的汇聚或发散特性。 凡是平行光入射情况,经过折射球面后必过像方焦点,凡是通过物方焦点的入射光线,经折射球面后,必平行于光轴射出。 四、物平面以细光束经折射球面的成像 1、垂轴放大率β 倒像 正像 物、像位于球面两侧 实物成实像,虚物成虚像 物、像位于球面同侧 实物成虚像,虚物成实像 放大像 缩小像 2、轴向放大率 定义: 指光轴上一对共轭点沿轴向移动量之间的关系 变换式: 为了求得dl’和dl,对物像关系式进行微分,可得到: 如果物点沿轴移动有限距离 对两物点分别利用成像公式,可得 3、角放大率 定义: 由于: 可得: 4、三个放大率的关系 5、拉亥不变量J 五、球面反射镜 2、焦距: 1、物像位置关系 3、球面反射镜的放大率公式 三种放大率公式: 六、共轴球面系统 确定共轴球面系统的参数有: (1)曲率半径r1,r2,…rk (2)各个球面顶点之间的间距d1,d2,…dk-1 (3)各球面间介质的折射率n1,n2,…nk+1 1、转面(过渡)公式 共轴球面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十三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doc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4册泰山版(2018)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黑龙江总工会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课件(苏教版).pptx VIP
-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x VIP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学业质量测评卷 (范围: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 (含答案).docx VIP
- 中班科学活动动物的家讲课.pptx VIP
- 生产部绩效考核表经典.doc VIP
- 99(03)S203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2003年局部修改版).pdf VIP
- 2025年高考模考作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