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集成低相位噪声LC 压控振荡器设计.docVIP

全集成低相位噪声LC 压控振荡器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GHz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Low Phase Noise LC 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LIU Yingyi, WANG Zhigong, QIAN Zhaohua (Institute of RF- OE-ICs,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China) Abstract: A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low phase noise LC 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VCO) in an ISM band is presented. It is designed in TSMC’s 0.18-μm mixed-signal 1P6M CMOS process. The layout size is 740μm×700μm. With a 1.8V supply voltage, the post-simulation gives a phase noise of -124.2dBc/Hz at 1MHz off the carrier of 2.4GHz. The percent tuning range is 23% and the core circuit dissipated a power of about 7.56mW. Keywords: 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On-chip inductor, Quality factor, Phase noise, CMOS process 全集成低相位噪声LC压控振荡器设计 刘颖异,王志功,钱照华 (东南大学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96) 摘要:提出了一种应用于ISM频段的低相位噪声LC VCO。电路采用TSMC 0.18μm 1P6M混合信号CMOS工艺进行设计,芯片版图面积740μm×700μm。在电源电压为1.8V时,后仿真结果表明,电路工作频率为 2.4GHz时,调谐范围为23%。在偏离中心频率1MHz处,相位噪声为-124.2dBc/Hz。核心部分功耗约为 7.56mW。 关键字:压控振荡器、片上电感、Q值、相位噪声、CMOS工艺 1. 引言 由于CMOS工艺的截止频率已经达50GHz以上。同时,CMOS工艺具有便于集成和低成本的特点,片上电感的Q值已经可达10以上。这些条件使得CMOS工艺的全集成高性能LC压控振荡器(VCO)成为可能。本研究在Cadence平台上利用Spectre工具完成一个LC VCO的前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电路中心频率为2.22GHz,调谐范围为23%。在偏离中心频率1MHz处,相位噪声为-129.5dBc/Hz。 2. 电路设计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振荡器主要有两种,环形振荡器和LC调谐振荡器。其中LC调谐振荡器具有较好的相位噪声特性,交叉耦合振荡器属于LC调谐振荡器的一种,它不但具有良好的相位噪声特性,而且可以输出正交的正弦信号。交叉耦合振荡器一般有两种结构,NMOS交叉耦合结构和NMOS-PMOS交叉耦合结构。相对于NMOS交叉耦合结构,NMOS-PMOS交叉耦合结构具有更大的输出电压幅度、较小的功耗和更小的1/f 3噪声拐点。但是,由于NMOS-PMOS结构具有三层MOS管,在输出电压摆幅最大时,作为尾电流源的MOS管可能会进入线性区,这样就极大地限制了这种结构的输出电压摆幅[3]。因为采用最大的输出电压幅度可以得到最大的信噪比[2],所以本研究采用电阻取代MOS管作为尾电流源,电路如图1所示。 —————————— 图1 NMOS-PMOS交叉耦合结构VCO 图1中,M1~M4构成电路核心部分,C1~C2为MOS可变电容,C3~C4为MIM固定电容,M5~M8构成缓冲电路,Vcon为控制电压,Vout1和Vout2可构成两路单端输出或一路差动输出。 2.1 片上电感 在VCO的设计中,片上电感的Q值直接决定了VCO的性能,根据D.B.Leeson提出的相位噪声计算公式[4]: ??2FκTL(Δω)=10log??Psig???ω?2??Δω1/f301+?1+?????Δω??2QΔω???????? (1) ?????? (F为经验参数)可知,要得到最小的相位噪声,应该采用高Q值的片上电感。 为了选取高Q值的片上电感和简化分析,本研究采用了如图2所示的电感模型[1]并利用Agilent公司的ADS高频仿真软件在2.2GHz到2.7GHz之间对模型进行了参数提取,得到了表1所列结果。 表

文档评论(0)

99888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