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産連;「追求前人已有的东西,
不如去追寻前人梦想的东西。」;论点; 世间万物(市场)仿佛万花筒,不间断(每时每刻)地千变万化,永无停滞;象川流不息的大河,时而舒缓、时而湍急、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并且、???;企业的3个核心活动;对变化进行经营管理的最好方法、
就是自身主动去创造变化; 自己的业务,在以什么作为提高收益(资金)的源泉?“现在”市场和顾客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他们需求什么?自己的业务与这些变化和需求之间有多大距离?在竞争中胜出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是什么?自己欠缺的是什么?现在的流程管理(组织能力)与期望的成果之间是有效连接的吗?另外、通过「改善与革新」活动开掘出的经营资源(潜在能力)充分发挥作用了吗?财会系统是全面成本计算法还是生产周期基准成本计算法?; 对于有些问题,大家之前也许在现场小声议论过,或者在居酒屋里发过牢骚。但是,在正式的场合及经营会议上,却几乎没有进行推心置腹地讨论。
即使偶尔进行讨论,也只是闲谈而已,没有得出丝毫具有有效推进力的结论。所以,才有现在的危机。
因此,必须要重新定义和审视自己企业的业务内容。思考如何提炼出和掌握住企业实情及问题点,如何在这些实情/问题和现行的组织运营体系间进行连接,如何解决现实与「愿景」(应有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企业的竞争战略 2根支柱(两只车轮);生产(革新)逻辑与会计(经营革新)逻辑之间存在的「误解与矛盾」及其「解决方策」;“改善活动诱发经营革新”
(以行动创制战略=中层·高层·基层战略)
不能充分理解为何要进行改善和革新
很多时候,生产方面以制造产品为使命,话题的中心始终是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提高效率等等。;为什么会有“生产周期缩短却不能带来成本降低”的情况?
财务会计(诱因)和管理会计(动因)之间的不匹配和相互牵制
TPS (丰田生产方式)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缩短生产周期的。但,从现行的‘财务会计’上的‘产品制造成本科目’看,接到定单后1天之内就完成生产制作、在仓库里让它沉睡99天、第100天的时候向顾客交货,和花1天时间做好产品后马上交付给顾客,没有任何变化。
原因在于,按照现在的完全成本定价法,制造间接费用中,有生产作业周期时间(C/T)的基准,却没有综合生产周期(L/T)的概念。
这样一来,对经营者来讲,缩短生产周期,似乎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革新的热情也被削减。 (评价指标和管理指标的混淆)。实际上这也是妨碍开展丰田生产方式的主要原因之一。 ;库存减少,财务损益上的利益也减少
库存中,在库存金额以外,附加了20%-25%的管理费。
库存,是以库存「金额」与库存「天数」进行综合管理的,以月为单位滚动监管。
库存会削弱管理。
;(生产)革新的焦点集中在「瓶颈上」(主要制约条件)
(与排除现场「浪费」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
<部分合理化不等于整体合理化 >
进行「(生产)改善与革新活动」,如果不能实现建立在流程改造(售出方式、销售方式、制造方式的 )基础之上的“生产周期短缩”,称不上本质上的改善。流程改造的焦点在于‘瓶颈’环节,即使非瓶颈工序的标准时间由30分钟缩短到20分钟,也不会带来「生产周期的短缩」,即「现金流」的改善。因为,“瓶颈工序”决定[整体生产周期] 和「生产量」。 ;为开展工序管理而进行的「目标设定」是否恰当?
革新活动、必须设定与此前迥然不同的目标。
很多时候,设定目标时,以下面的两项之中的某一种方式进行。第一种,由负责部门(执行团队)决定的方法。第二种,由经营策划部门决定的方法。前者从实际情况出发,成功率较高,但是目标的水平较低;后者基于利益目标的必要性来做决定,水平相对会提高。可是,虽然目标高,没有明确的头绪,达成率较差。另外、还会发生责任转嫁。前者是自下而上的模式,后者是自上而下的模式。
; 必须将「可视管理的资料」与「用于评价的资料」区别使用
评价不产生附加价值
可视化管理,是指使现场的问题和课题一目了然,从而指导立刻改善的管理。
虽然做了可视化管理,但仍有管理·监督者寄希望于当事者主动去改善,并不去进行指导。如果全员都具有这样的意识当然好,如果不是这样,还是应该明确有关改善的规定。
; 创意研究
困境就是滋生创意的土壤。
没有困难,智慧就不会迸发出来。
即使是一件很错误的事情,如果并没有产生困窘,大多数的人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在做着、或者被要求做着一件错事,他们会安于现状,不思改变。这样,不仅没有进步,而且还在退步,因为对手前进了。
;有必要培养能够改善「改善方法」的干部
有关于「准时生产观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11223-2023_硅基薄膜异质结光伏组件技术要求.pdf VIP
- 公司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方案.ppt VIP
- NBT11222-2023光伏组串I-V检测及诊断技术规范.docx VIP
- 中职英语(Book2 苏教版)教案:Unit7 Nice Weather,Nice Mood.doc VIP
- NB-T11221-2023光伏电站频率监测与控制装置技术规范.pdf VIP
- 2023光储系统直流电弧检测及关断评价技术规范.docx VIP
- NBT 11201-2023_彩色镀膜光伏组件技术要求.pdf VIP
- 光伏组件红外热成像(TIS)检测技术规范.doc VIP
- NB_T 11080-2023 光伏组件电致发光(EL)检测技术规范.pdf VIP
- 《2016中文核心期刊一览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