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目的
分析叶栅几何参数和气流参数对叶栅性能的影响,测定叶栅中叶型表面压力分布、型面损失及端部次流损失;
了解测针性能,掌握启动参数的测量方法及数据整理方法。
实验设备及测量方法
本试验在涡轮实验室平面叶栅风洞上进行。
由“C80-1.5”风机送来的压缩空气进过管道进入筒体(11)后,经整流网(10)进入由固定垫块(3)和活动垫块(4)形成的收敛通道,加速后流入实验叶栅(1),再排向大气。试验叶栅装在可转动的半圆盘(2)上,圆盘旋转中心与垫块(3)的出口简短A重合。因此,只要转动圆盘并相应调整活动垫块(4)出口尖端B的位置,就可以改变叶栅的进口气流角β1。垫块(5)与活动垫块(6)可以一起上下移动,并沿着键槽横向滑动,压板(7)用来固定互动垫块(6)的上下位置,螺丝拉杆(9)用来固定互动垫块(5)的横向位置。
在叶栅前装有固定的进口气流全压测针(12),叶栅后装有一个测定出口气流全压与方向的测针(13),该测针装在坐标架上,坐标架固定在一个活动滑块上,借助于这个坐标架和滑块丝杆机构,可使测针在三个正交方向移动,即改变测针到叶栅出口边地距离,并使测针沿栅距和叶高变化,坐标架每旋转一走,测针移动2mm,丝杆手轮转一圈,滑块移动2mm。该坐标架还可转动,从而是测针对准气流,测出出口气流角。
在形成叶栅通道的中间两个叶片0.5叶高处,眼也行表面开有20个直径0.5mm的静压测孔,测孔通过连接管与测压板上的U型压力计相连接,各点压力与大气压之差△h1可直接由U型压力计读出来。(图略)
实验叶栅系化工部引进的“1102JT”汽轮机前三个压力级的静叶、动叶和末二级的静叶叶型组成,该叶型为前缘大头反击式叶型。具体数据见表一、表二、表三。
表一 叶型表面各测点的弧长值(mm)
测点
1
2
3
4
5
6
7
弧长Si
4.8
7.65
11.58
15.68
19.66
24.295
26.951
测点
8
9
10
11
12
13
14
弧长Si
29.805
32.655
35.395
37.96
38.61
41.61
45.96
测点
15
16
17
18
19
20
0
弧长Si
49.27
51.905
55.565
60.328
63.978
67.098
72.198
表二1102叶型集合参数
项目
γ1
γ2
γ3
γ4
γ5
b
αmax
数据(mm)
3.98
9.15
88.77
0.49
24.10
30.09
10.09
表三 实验叶栅几何参数(采用第 = 6 \* ROMAN VI组)
叶栅编号
安装角
栅距
相对节距
叶片高度
相对叶高
备注
βY( o)
t(mm)
t/b
l(mm)
l/b
= 1 \* ROMAN I
54.53
24.481
0.8135
50
1.66
= 2 \* ROMAN II
54.53
28.763
0.9559
50
1.66
= 3 \* ROMAN III
59.7
24.0
0.7996
50
1.66
= 4 \* ROMAN IV
59.7
32.0
1.0634
50
1.66
= 5 \* ROMAN V
64.91
16.87
0.56
50
1.66
= 6 \* ROMAN VI
64.91
22.65
0.8136
50
1.31
端部损失用
= 7 \* ROMAN VII
64.91
28.79
0.9559
50
1.66
实验步骤
试验前熟悉叶栅风洞的构造,了解测针及坐标架的调整使用方法;搞清各测点与压力计管路连接系统,记录叶栅进口几何角;
将叶栅后全压方向测针初始位置调整好,比卖弄赃物堵塞测针孔或冲掉U型管内的水柱,先将测针背向气流,待风机运行稳定后,再将测针转过来,调整测针,对准气流,是方向测针压差为零;
按操作运行规程启动风机,逐渐开启阀门,待叶栅进口气流全压读数稳定后,测量气流的出口角度,出口全压,叶型型面压力分布;
移动坐标架,使测针沿栅距变化,测量叶栅气流的出口角度及全压值;改变测针沿叶高的位置,重复测量上述数据,数据计入表四,表五;
注意事项
因坐标架存在传动间隙,调整方向时测针应向同一方向旋转,同时需缓慢旋转以避免压差过大,把U型管内水柱冲走;
读取差压值时,应注意其正负;
试验时,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向指导老师报告。
原始数据记录
表四:
测点
1
2
3
4
5
6
7
8
△hi=
pi-pa
第一次
42
-59.5
54.5
30
72.5
111
60.5
-22
第二次
42
-59.5
54.7
30
71.8
111.2
60.5
-22
测点
9
10
11
12
13
14
15
16
△hi=
pi-pa
第一次
48.5
-19.5
-89.2
-127
-94.2
-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