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记叙文中妙用环境描写
仅仅“记叙”,结果犹如画一张路程图;如果能把印象写出,却同画一幅风景画一样……人家看了你的风景画,就会感到你所感到的,不劳你解释,不用你说明,一切都从画面上直接感到。
——叶圣陶《文心》
材料一:去年暑假,我又去了姥姥家,正赶上邻村晚上有电影。那天晚上,我趁着姥姥他们和街坊闲聊,对我放松警惕的时候,偷偷地与几个小孩儿去看电影了。电影散场时,夜已经很深了,我愉快地往回走。
材料二:去年暑假,我又去了姥姥家,正赶上邻村晚上有电影。那天晚上,我趁着姥姥他们和街坊闲聊,对我放松警惕的时候,偷偷地与几个小孩儿去看电影了。电影散场时,夜已经很深了,满天的繁星就像集镇小摊上卖的发光的银纽扣,一闪一闪,好看极了!柔柔的月光洒满了小路,一阵阵略带凉意的风,吹过树林“沙沙”地响,吹在脸上就像姥姥讲的故事中的仙女在用手抚摸我的脸蛋一样。(以优美的环境描写形象地传达出了我的愉快心情)
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穿插自然环境描写,是一种写作的技法。我们应该学会能够恰当地进行自然环境描写,好的自然环境描写能为我们的文章“锦上添花”。
环境是人物生活的“土壤”,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依据。在文章中穿插三言五句或点到而止的简要环境描写,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或映衬人物的意志、品格和形象,突出中心思想。
材料四: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故乡》
深冬季节、阴晦的天气、沉寂、荒凉的故乡景象更衬托出了“我”悲凉的心情。——烘托人物心情
可见,游记或以写景物为主的文章,要通过具体展现独特的地域风貌和自然景色,来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和大自然的奇妙。除此之外,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也往往需要描写景物。在写这些文章时,可以通过穿插景物描写:交代背景,渲染气氛;为故事发展铺设条件;推动情节发展;衬托人物的性格,烘托人物形象;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总之,要借助景物描写,来达到突出中心思想的目的。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突出中心思想的:
我的小弟弟
我有一个五岁的弟弟,叫小强。别看他小,但是很愿意帮助人。记得那是一个夏天,我和弟弟到附近的公园里去玩。这里的景色真美呀!
假山威武地耸立着。柳条在微风的吹动下轻轻摇曳,花儿鲜艳夺目,竞相开放。弟弟拿起一块小石片,侧着身子,举起右手,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往河里一投。小石片在水面上前进,激起了层层浪花,好像一艘快艇全速前进!
我们在儿童乐园玩的时候,忽然弟弟不见了,我非常着急,找了半个小时之后,才发现了他。一问,才知道他去帮助一位小妹妹找妈妈去了。原来,他在玩的时候,发现一位小妹妹在长椅上哭着找妈妈!于是, 弟弟领着小妹妹去找妈妈。他们到假山,绕葫芦池,过长廊,转了不少地方,终于找到了小妹妹的妈妈。阿姨高兴地对弟弟说:“谢谢你,小朋友!”边说边从包里拿出来一袋糖果。弟弟连忙说:“我不要。阿姨, 再见!”说完就跑开了。听了他的话以后,我真高兴,说:“真是个助人为乐的小雷锋!”弟弟羞涩地笑了,又跑去玩了。
回家的路上,我们都非常高兴。弟弟边走边唱,活泼、天真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树上的鸟儿欢乐地唱着,池塘里的青蛙高声地叫着,好像在说:“小弟弟,好孩子!小弟弟,好孩子!”
这篇短文先后两次描写了景物。开头通过描写景物,既衬托出我们游玩时的愉快心情和弟弟的聪明、灵巧,也为下文弟弟领着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妹妹找妈妈写清了环境;结尾通过描写“树上的鸟儿欢乐地唱着, 池塘里的青蛙高声地叫着”,不但渲染了当时的气氛,表达了我们痛快、 高兴的心情,还巧妙地赞誉了弟弟乐于助人的品质,突出了短文的中心思想。
这篇短文,也提醒我们:
(1)穿插景物描写,目的一定要明确。景物描写,一定要为文章主线、为中心思想服务。只有这样,写景物才有用途,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脱离中心主题,为写景而写景,不但不能为全文增色,而且会使文章啰嗦、庞杂。
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人记事时,对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自然景物,要有一个“优选”的过程——要拣与事情、人物、中心关系最密切的景物写进文章,同时要考虑清楚插写这些景物到底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2)穿插景物描写,时机一定要适宜。可以在文章开头写景,也可以在文章结尾写景,还可以在文章中间随时插写景物。总之,要随着情节的展开,在叙事、表现人物的需要处和关键处进行景物描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