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下图中的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窝”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C 3.(2010·石家庄质检)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 箭头①~⑦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岩石中,属于花岗岩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 A.② —— 外力作用 B.③ —— 固结成岩作用 C.④ —— 地壳下沉 D.⑤ —— 高温熔化 (3)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 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结构 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和乙为岩浆岩,丙为变质岩,丁为沉积岩;在岩浆岩中花岗岩侵入岩石的内部,玄武岩分布在地壳表层,所以乙为花岗岩。第(2)题,读图可知①、③为冷却凝固作用,②、⑦为风化、侵蚀与搬运作用,④为重熔再生作用,⑤为变质作用,⑥为固结成岩作用。所以②为外力作用,A正确。第(3)题,甲为岩浆岩中的玄武岩,由于岩浆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气体,当岩浆喷出地表,温度与压力迅速降低,使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 答案:(1)B (2)A (3)A (2009·江苏高考)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 同属 ( ) A.② B.③ C.④ D.⑤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 ) A.Ⅰ —— ① B.Ⅱ —— ③ C.Ⅲ —— ⑤ D.⑥ —— Ⅰ [课堂笔记] (1)根据地球物质循环规律,结合图表,可知②代表重熔作用,③代表岩浆活动,④代表高温高压作用,⑤代表变质作用。玉石和大理岩都是变质作用形成的,故选D。(2)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是古生物死后其遗体保留在沉积环境中,然后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故选A。 [答案] (1)D (2)A 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关键是弄清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其突破口在“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岩浆只能直接转化为岩浆岩),然后结合其他箭头及文字说明判断另两类岩石及对应的地质作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地貌名称:甲 ,乙 ,丙 。 (2)甲、乙、丙地貌都是由地质作用中的 作用形成的。 (3)甲地貌一般分布在 。乙地貌多分布在 。 (4)关于乙、丙两图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 A.乙是流水堆积地貌,丙是风力侵蚀地貌 B.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丙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 C.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 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课堂笔记]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图中,甲为峡谷,是由流水侵蚀形成,多分布在山区;乙为三角洲,是由河流堆积作用形成,多分布在河流的河口地区;丙为流动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多分布在内陆地区。 [答案] (1)峡谷 三角洲 沙丘 (2)外力 (3)山区 河口地区 (4)C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 1.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 ( ) ①花岗岩 ②石灰岩 ③砾石层 ④页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沉积岩中一般含有化石。由图中褶皱与断层可看出二者都没有影响到砾石层,说明砾石层形成年代很晚,不可能形成化石。 答案:B 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景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 A.页岩地区 B.砾石层地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风沙灾害形成与治理对策.ppt
- 高层建筑结构其他设计方式.ppt
-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的设计原理.ppt
- 混凝土的结构工程模板工程.ppt
- 汽车空调采暖和通风系统.ppt
- 土方工程基坑支护.ppt
- 中药祛的风湿药广州医学院.ppt
- 桩和桩基础构造和施工.ppt
- 船舶安全实际操作与应急处理办法.ppt
- 单螺杆压缩机.ppt
- 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pdf
- GB 50098-9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pdf
- GB 50098-2009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pdf
- GB 50151-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0年版).pdf
- GB 50156-201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年版).pdf
- GB 50160-9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pdf
-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pdf
- GB 50179-2015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英文.pdf
- GB 50193-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1999年版).pdf
- GB 50193-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年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