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北辛集市一中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pdfVIP

2014年河北辛集市一中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 年河北辛集市一中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140 分) 一、选择题。(共35 题,每小题4 分,共140 分) 24.安徽项氏祠规称:“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 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上述祠规主要说明 ( ) A.祠堂文化大为盛行 B.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 C.宗法制影响深远 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题干材料把家规比作 国典,意在说明家规的重要性,B 项正确;AC 项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但并不是材料的本意 观点,排除;由其事殊,其理一也可知,D 项形似神异说法错误。 答案:B 25. 《诗经·卫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可知上古中原地区产有竹子。史书记载∶隋 唐时期,在现今河南、陕西等地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了宋代,仅凤翔(属陕西)设有 监司;明初,黄河以北,已不见竹子大量种植。上述记载,最能印证历史上的哪一现象或变 迁? ( ) A.竹子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B.东周到明代初年的气候变化 C.政府对管理竹子种植的重视 ㅤㅤㅤㅤ D.东周到明代初年的经济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理论与常识,史学研究,史料分析。根据我国的气候分别特点,秦岭淮 河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北是温带季风气候,古中原地区产有竹子,隋唐时期,在现今 河南、陕西等地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明初,黄河以北,已不见竹子大量种植。说明了 中国古代的气候整体在变温暖。 答案:B 26.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起,中国医书对虐疾的记载较多且有相当清楚的认识。出现这种医学 知识的主要背景是 ( ) A.三国以来,中印双方来往频繁,行商客旅将疟疾传入中国 B.西晋末年,华北居民大量南徙,在温热环境中感染者日众 C.南北朝时,南北往来频繁,游牧民族免疫力弱,感染者众 D.北朝时,胡族人入居中原,将北亚草原特殊疾病传入中国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艺,科技成就,古代医学。从材料直接可以排除A 项, 因为A 项在南北朝之前,且主要说的是对外交往;一种疾病的认识不断地加深是和这种疾病 的发病情况密切相关的,疟疾这种疾病往往在较热的环境中得以快速传播,所以结合魏晋南 北朝的时代特征,应该选择B,CD 项明显不符合史实。 答案:B 27.某时期中,道教开始盛行「神仙须下凡,历经劫难」的想法,神仙须在人世行善立功, 造福庶民,才能修得正果,重返天庭,位列仙班。这类故事反映道教因应当时社会变迁,因 此强调参与、改善社会。这种社会变迁是指∶ ( ) A.汉末工商濒临破产,故太平道要救济生民 B.唐代门阀制度即将崩溃,故道教重视立功 C.宋代庶民社会崛起,故道教强调入世苦行 D.明清社会贫富不均,故道教提倡行善济民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道教的发展演变·宋朝道教的发展。汉末工 商并没有濒临破产,道教主张无为,不主张积极入世,A 选项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实际;B 项 错误,唐代门阀士族制度确实即将崩溃,但是由于科举制的实行,新的选官制度确立,并无 要道教重视立功的问题;宋代科举制盛行,庶民阶层扩大,道教借此积极宣传自己的主张。 故选C。D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 答案:C 28.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 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 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以下各 项是对这一表述的理解,其中不恰当的是 ( ) A.海禁加剧了寇患 B.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 C.海禁会使商人铤而走险 D.应当废除海禁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 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海盗严重的原因在于禁海政策,使大量的商人转化成海盗;“市 ㅤㅤㅤㅤ 禁则商转为寇”,使商人铤而走险。“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产生了消极的 影响。因此ABC 均正确。D 项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 答案:D 29.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 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 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 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有何影响? ( ) A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