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植物景观的意境美 中国园林文化悠久灿烂。许多古诗词及民间习俗赋予植物人格化的特征。从欣赏植物景观形态美升华到欣赏意境美,含意深邃,富有诗情画意,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园林景观创造中可借助植物抒发情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1)松、竹、梅配植 松、竹、梅“岁寒三友”。意境高雅而鲜明,赋予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 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风寒,挺立于高山之巅,象征坚贞不屈,万古长青。松柏四季常青,多用于陵园、纪念性场所。(松针细长而密,大风中发出波涛汹涌的声响。园景中有万壑松风、松涛别院、松风亭等) 竹:“未曾出士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象征虚心有节,清高雅洁。(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园林景点 “竹径通幽” ) 梅:不畏寒冷,傲雪怒放。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梅花象征不畏严寒,不畏强暴的精神,高洁清雅、虚心奉献的情操,坚贞不屈的品格。成片的梅林成香雪海的景观,以梅命名的景点有梅花山、梅岭、梅岗、梅坞、香雪云蔚亭等。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最雅致的配植方式之一。 (2)梅兰竹菊“四君子” 兰 “清香而色不艳”。明·张羽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象征居静而芳,高风脱俗的情操。兰绿叶幽茂,柔条独秀,无矫柔之态,无媚俗之意,香最纯正,幽香清远,馥郁袭衣,清香而典稚。 菊花耐寒霜,迎霜开放,晚秋独吐幽芳。菊花象征不畏风霜的君子品格。 (3)其他: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象征廉洁朴素。 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桂花高贵。 桃花象征幸福、好运;翠柳表示惜别及报春;桑、梓表示念家。 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象征“玉堂春富贵”。 凡此种种,为我国植物景观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独具特色。 第四节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艺术 一.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园,所以种树木也”。古典园林景观大多与花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承德避暑山庄 “万壑松风”“松鹤清樾”“青枫绿屿”“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金莲映月”等景点,都以花木为名; 拙政园的“枇杷园”“远香堂”“玉兰堂”“海棠春坞”“留听阁”“听雨轩”等景点直接以花木为主题或借花木抒发某种意境和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涉及视觉、嗅觉、听觉,春夏秋冬四季时令,雨雪阴晴气候变化等带来的意境感受。 拙政园的“听雨轩”、“留听阁”借芭蕉、残荷在风吹雨打时的声响效果而给人以艺术感受;承德避暑山庄的“万鹤松风”景点,也是借风掠松林而发出的瑟瑟涛声而感染人。杭州西湖的“柳浪闻莺”。 以色彩取胜的植物景观,是园林中的主调。如拙政园的“枇杷园”、承德离宫的“金莲映日”等, 嗅觉感受的有拙政园的“远香堂” “雪香云蔚亭” ,承德离宫的“香远益清”,苏州留园的“闻木樨香轩等景观,则借桂花、荷花、梅花的香气而抒发某种情感。 按照植物的季相演替和不同花期的特点创造园林时序景观,是我国园林植物配置的一大特点。春来桃红柳绿,夏日荷蒲熏风,秋景菊艳桂香,冬日踏雪赏梅都是直接利用树木花卉的生长规律来造景;一般的落叶树种,春发新叶嫩绿,夏被浓荫墨绿,秋叶胜似春花,冬季则有枯木寒林的画意,也表现了园林季相的变幻。由此产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时间特定景观。 《园冶》:“梧荫匝地,槐荫当庭”、 “插柳沿堤,栽梅绕屋”、“院广堪梧,堤弯宜柳”、“风生寒梢,溪湾柳间栽桃,月隐清征,屋绕梅余种竹”等花木配置,还有移竹当窗。 栽植上忌整齐规则而追求自然,宜远宜近,高低参差错落,疏密有间,不机械对称但又大体均衡。陈从周《说园》中提及“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且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 宋·李成《山水诀》有:“林丛切忌齐头”。 二.中国传统造景艺术手法 中国传统植物造景手法为“自然之景、情景交融、空间组景、主从置景、因借得景、四时造景、风水择景和色彩染景”。 1.师法自然 中国的自然山水园或写意山水园都求自然景色,模仿自然山水植被景观,精心设计营造。“师法自然”又不拘泥于自然,因地制宜“有法而无成法”。 2.寓情于景 传统植物造景普遍运用诗画理论,使自然景物寓涵人文之情,化情于物,融情于景,营造景中有诗,诗中有画,画里藏景,并通过楹联、题咏将花草树木与文学艺术及人们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达到富于诗情画意和借景抒怀、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境界。如“留听阁”来自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3.空间组景 将各种植物巧妙布局,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空间。传统造园讲究含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