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间品尝味蕾的飨宴.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文字間品嘗味蕾的饗宴 1973年生於臺北市,祖籍湖南長沙。東海大學畢業,臺灣師大文學博士,現任職於臺灣師大國文系。作品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教育部文學獎、臺灣文學獎、文建會大專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著有散文集《第九味》、《煮字為藥》。 徐老師的文字成熟老練而典雅清麗,善於觀察事物背後的深意、變化及滄桑,筆端時常流露出常人難以言就的人生況味,進而深得讀者內心的共鳴。(張輝誠) 徐老師私下幽默風趣,親和力十足。雖然個性謙和,仍然深具犀利的批判力,常從不同的面向對事物提出個人看法,是一位富有深度及內涵的學者。 〈第九味〉一文是作者初入文壇的代表作,這篇散文獲得文建會第三屆全國大專學生散文組首獎(也是最後一屆),亦贏得許多文壇前輩之讚許。 本文由「健樂園」(自家餐廳)的興衰與大廚曾先生的傳奇性記聞,交織出作者對於飲食況味之領悟,並帶出酸、甜、苦、辣、鹹、澀、腥、沖八味之外的「第九味」。「第九味」非如其餘八味可經由生理味覺而感知,此味若非嘗遍眾味、閱盡人世,終難得其門而入。作者藉由成熟靈巧的文字運化,從「食之味」深入至「人生之味」,點出「飲食即人生」的哲理。 第一部分(1-4段):由曾先生的口頭禪:「喫是為己,穿是為人。」揭開序幕,帶出本文的靈魂人物--曾先生,並埋下「第九味」的伏筆。 第二部分(5-13段):作者自幼即有幸接觸飲膳之道,母親、父親、趙胖子皆具有常人之上的廚藝,但是曾先生對於味覺的敏感度,更是凌駕於其他人之上。在健樂園的興盛時期,作者有幸在曾先生的身邊,瞭解許多寶貴的烹調之道、眾味之理。 第三部分(14-19段):此部分描述健樂園的結束與曾先生的離去。曾先生因為嗜賭的惡習,在羅中將嫁女兒的婚宴上缺席,使得早已危機重重的健樂園名聲受損,又因父親的不善經營,終告倒閉。 第四部分(20-28段):作者長大以後在澎湖當兵,偶然於一間小店與曾先生重逢,兩人徹夜暢飲,談及九味。雖然曾先生終究未將「第九味」點明,作者亦未於文中明說,但在〈樂遊園歌〉的餘韻中,此味似已悟得。 曾先生:出身不凡,是曾國藩之後、清御廚之徒,對於烹調食道有過人的天賦,談起「吃」則妙語如珠,深涵哲理。但是,曾先生爛賭的惡習使其生活動盪,導致「健樂園」間接歇業。 趙胖子:「健樂園」掌杓的廚師,廚藝博大精深,可獨當一面。 父親:「健樂園」的老闆,刀工精湛,然而只堪為二廚之料。 母親:在外行人的眼中已經是手藝絕佳,但在父親的眼中卻是鄙薄的。 作者以母親、父親、趙胖子等人對食道之領悟與烹飪之廚藝,襯托曾先生高人一等的層次,成功塑造其傳奇性與深不可測之形象。 【例】(曾先生常說)烹調之道要自出機杼,得於心而忘於形,記記筆記不過是紙上的工夫,與真正的吃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飲食之道的追求非常人可領會。 佛斯特《小說面面觀》中,提出「圓形人物」與「扁形人物」的概念。 圓形人物:角色鮮活,有複雜的心理發展和情緒起伏,正邪界線較不分明,讀者從不同的面向來觀察圓形人物,亦對他有不同的評價。 扁形人物:性格單一,非黑即白,多為小說中的丑角或是大反派。 曾先生,對於飲食具有超乎常人的天賦,行事亦有個人之堅持(例如:不「乾喝」),理應是位透徹「食之道」與「人生之道」的高人,卻因為嗜賭的惡習而身敗名裂。 → 圓形人物 辣:百味之王、王者之味,味之最高最純者。用辣宜猛,否則便是昏君庸主,綱紀凌遲,人人可欺,國焉有不亡之理? 甜:后妃之味、解辣宜人,如秋月春風,但用甜則尚淡,才是淑女之德,過膩之甜最令人反感,是露骨的諂媚。 將「辣」比擬為「君王」,「甜」比擬為「后妃」,由「用辣宜猛」、「用甜尚淡」引出「王者氣象」和「淑女之德」之人生體悟。 鹹:最俗(尋常),味之隱逸者,如晚秋之菊、冬雪之梅。 苦:最高(不尋常),鹹到極致反而是苦,尋常之中往往有最不尋常之處。 →由「鹹」、「苦」二味點出「平凡中的不平凡」。 辣甜鹹苦是四正味,屬正;酸澀腥沖是四賓味,屬偏。偏不能勝正而賓不能奪主,主菜必以正味出之,而小菜則多偏味,是以好的筵席應以正奇相生而始,正奇相剋而終…… →眾味之相生相剋,莫非是一個「和」字。中國人素來講究萬物和合、天人相和,於「吃」即是眾味的平衡、和諧。 【例】《老子.第四十二章》:「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例】《易經》之〈否〉卦(卦象:上天下地,二氣不交)、〈泰〉卦(卦象:上地下天,二氣交和)。 筆法:以小說筆法塑造曾先生的不凡形象,再由曾先生之口說出飲食之道,進而托出「食之味」與「人生之味」的密切不可分。 懸念:善用「懸念」,篇名為〈第九味〉,但是作者僅說出八味,直至文末仍未點明何為「第九味」,留給讀者無限想像。 譬喻:明喻、隱喻、略喻、借喻之靈活運用。 【例】那逝去的像流水,像雲煙……。(明喻) 【例

文档评论(0)

99888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