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0---60年代(原因:凭借_______;结果___) 60年代 以后(原因:_______;结果______) 经济:根本性变化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结构:新兴社会阶层出现__________; * 第二单元 第10课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 到明清时期出现了哪些新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什么? 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说明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自然经济已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分解。 材料一:“英国强行挑起争端的主要目标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不应忘记,英国在19世纪中叶几乎相信有一种在各国经商的神圣权力,并认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国家自由贸易是不合自然规律的,应受谴责。” ——《世界通史》 1、英国在19世纪为什么“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这些“障碍”指什么?最后是怎么除去这些“障碍”的? 一、不平等条约与列强攫取经济特权 鸦片战争及列强攫取的特权 五口同时开放了中国门户,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通商口岸出现租界 特权 丧失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土主权、 《南京条约》及附件 影响 条约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兵船巡查,建立教堂 自由传教 进一步丧失贸易主权 其中对经济影响最大的是哪条特权? 第一次鸦片战争 贸易主权 领土主权 11口通商,外国人在内地游历、传教、经商,外国商船在长江各口自由往来。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影响 特权 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列强攫取的特权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主要作用: 1、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筹集财政资金2、具有了调节经济和保护本国幼稚工业的作用,通过征收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销售价格,从而削弱其在本国市场与本国产品的竞争能力,达到保护本国幼稚工业的目的 关税:指一国海关对进出境的货物或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列强攫取中国海关关税权 过程 南 京 天 津 望 厦 危害 失 去 保 护 便 利 西 方 二.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运用史料,感悟历史 1845年,清朝的一个奏折中,这样诉说厦门开埠后的情形:“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冲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门运入各府,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空。由是江浙之棉花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不能壅滞出口。 这则材料反应了当时中国经济发生什么变化? 外国列强大量商品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材料一 读材料思考 1791439 1846 2394827 1845 2303619 1844 1456180 1843 969381 1842 输出总额(英镑) 年代 1842—1846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 材料二 1、这组数据反映了什么现象;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为扭转这种局面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 1、表格反映了从1842年到1846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总额逐渐上升,但1846年后便出现下滑。 2、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根本) (2)英国盲目倾销 (3)鸦片贸易大量白银外流导致人民购买力下降 3、英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49522309 1892-1894 112643649 1887-1889 1882-1884 1872-1874 进口额 年份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进口额 材料一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巾入中国,而女工失业; 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 皆弃为不材; 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事危言》 材料二 上述材料反应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攫取了更多的经济特权,关税再一次下降,商品以低廉的价格长驱直入,涌向通商口岸及内地,因而导致商品输出额的增长。 中国的手工业纷纷破产,自然经济瓦解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想一想:外国资本主义除了向中国倾销商品, 还有什么经济侵略的手段? 掠夺、收购原材料 材料一:江阴县,“素业织土布。自洋布盛行,其利已薄。光绪中,西人始至内地市茧。……乡人获利,育蚕者骤增,不数年,境内每岁售茧所获逾百万金,且递增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草果栽培技术.ppt VIP
- 药物设计软件:Schrodinger二次开发_(16).Schrodinger插件开发与使用.docx VIP
-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教育研究导论(宁虹主编)笔记.pdf VIP
- 药物设计软件:Schrodinger二次开发_(15).自定义分子力场与参数化.docx VIP
- 2019年高铁动车广告,高铁车身广告,高铁广告价格.pdf VIP
- 高考数学考点题型全归纳.pdf VIP
- 万华化学安全管理实践.pdf VIP
- 丹纳赫DBS管理系统.pptx VIP
- 金属焊接软件:SYSWELD二次开发_(6).焊接热源模型开发.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