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糖尿病)的中医治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穴位注射治疗 穴位注射法:选心俞、肺俞、脾俞、胃俞、肾俞、三焦俞或相应夹脊穴、 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太溪。每次选取2~4 穴,以当归或黄芪注射液,或以生理盐水,或用小剂量的胰岛素进行穴位注射,每穴注射液为0.5~2.0.毫升。 穴位注射 中药外洗 局部中药外洗、湿敷,以及中药膏药、散剂、酊剂等外用药物治疗疮疡、糖尿病足、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等。 膳食与药膳 中医特色其他治疗方法(2) 中国膳食文化渊源流长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禽为益,五菜为充” ——《黄帝内经·素问篇》 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本保证: 2011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谷类薯类及杂豆:250-400g 蔬菜类:300-500 g 水果类:200-400 g 畜禽肉类:50-75 g 鱼虾类:50-100 g 蛋类:25-50 g 奶类及奶制品:300 g 大豆类及坚果:30-50g 油:25-30 g 食盐:6g 水 1200mL 健康小贴士: 一个鸡蛋一杯奶, 二两精肉一斤菜, 半斤主食分三餐, 合理膳食防病灾。 药膳 阴虚者 表现为口渴欲饮、口干烦热、便干尿黄、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以养阴为主,常用药食如生地、山萸肉、枸杞子、知母 葛根生山药、玄参、苦瓜等。 药膳处方:如杞果葛粉粥(枸杞子、葛根等)、苦瓜炒肉。 药膳 气虚者 表现为疲乏无力、四肢倦怠、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以补气为主,常用药食如人参、黄芪 白术南瓜、葛根、莲子等。 药膳处方:如山药莲子粥、黄芪炖母鸡。 药膳 气阴两虚者 表现为阴虚、气虚症状兼而有之,治法当益气养阴,常用药食如人参、黄芪、生地 山药 枸杞子、云苓、葛根、白术、黄精等。 药膳处方:如参杞珍(人参、枸杞子等)、人参炖猪胰子(人参、猪胰脏等)。 药膳 阴阳两虚者 表现为疲乏无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手足 背寒、舌淡、脉沉,治法当滋阴助阳,常用药物如肉桂、鹿角片枸杞子、山萸肉、仙灵脾、人参 黄芪等。 药膳处方:如鹿头汤(鹿头、五味子等)、参杞灵脾饮(人参、枸杞子、仙灵脾等)。 药膳 目窍失养,治当滋养肝 糖尿病眼病者(雀眼) 为肝肾阴虚、目窍失养,治当滋养肝肾,常用药食如枸杞子、菊花 羊肝 猪肝等。 药膳处方:洋葱炒肝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表现为头目昏花、视力下降、为阴虚肝旺、血络不宁,治当滋阴凉肝、凉血和血,常用药食如三七粉、桑叶、菊花 枸杞子、仙鹤草等。 药膳处方:如桑菊茶(桑叶、菊花等)、 杞菊饮(枸杞子、菊花等)。 药膳 合并有高血压 表现为头晕目眩、头痛心烦,为阴虚阳亢、肝火上冲,治当滋阴潜阳、凉肝平冲,常用药食如磁石,海哲皮、牡蛎、天麻、决明子、枸杞子、桑叶、菊花、八角胡麻等。 药膳处方:苦丁茶饮、天麻炖猪胰子。 药膳 并发心脑血管病 表现为眩晕头痛,胸闷胸痛、中风偏瘫者,气血逆乱,瘀血内阻,治当调理气机、活血化瘀。常用药食如山楂、桃仁、海藻、苏梗、菊花枸杞子、葛根、磁石等。 药膳处方:如山楂膏(山楂、桃仁等)、杞果菊花饮(枸杞子、葛根、菊花、山楂等)。 药膳 并发肾病 表现为腰酸疲乏、蛋白尿、水肿、肾元亏虚、瘀滞水停,治当补肾培元,祛瘀利水,常用药食如人参、黄芪 枸杞子、地骨皮、桑白皮、鲤鱼 牛奶 玉米须、冬瓜皮等。 药膳处方:如乌鲤鱼汤(鲤鱼、桑白皮、 陈皮等),玉米须冬瓜赤豆饮(玉米须、冬瓜皮、赤小豆等)。二花茶(银花、菊花等)对体生痈肿疮疖有很好的效果。以上为辨病用膳,糖尿病具体并发症不同,食疗处方也别。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淮北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石雷 糖尿病的中医源流 祖国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理论基础渊源于《黄帝内经》。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方治始自《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历代医家对消渴的辨治论述宏富。《内经》集上古医学之大成,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预后转归及防治调护多有论述,成为后世防治消渴病的理论渊源。 消渴中医生理病理基础 《素问?阴阳别论篇》:“二阳结,谓之消”,又如《素问?奇病论》中记载: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生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灵枢?五变》中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怒则气上逆……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中医认为: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为其主要原因。先天(遗传)、后天(饮食)、情志。 病因病机、病机转化、病机多样化 消渴 津液亏损 禀赋不足 情志失调 劳欲过度 饮食失节 五脏虚弱 肾阴亏损 气郁化火 虚火内生 酿生内热 病因示意图 一、病因 1、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