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法律规章制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 .刑法适用原则 (1)老幼犯罪减免刑罚 西周时有“三赦之法”:“一曰幼弱,二曰老耄,三曰蠢愚”。对这三种人,如果触犯法律,应该减轻、赦免其刑罚。《礼记》“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 这正是“明德慎罚”法律思想以及“亲亲”礼治原则在刑法定量刑方面的具体体现这是西周刑罚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创造,这一做法后世得以继承和发扬。民国的刑法典,仍有“八十以上及喑哑人,得减轻其罪”的规定 (2)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 对于三种情况下的犯罪要宽宥、原谅“一曰过失,二曰弗知,三曰遗忘”。这种制度说明当时对于过失犯罪,对于犯罪在主观恶性上的差别,已经有比较清楚和深刻的认识。 《尚书·康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时乃不可杀”。 “眚”是过失之意,“非眚”即是故意。“惟终”是指惯犯,“非终”是指偶犯。 (3)罪不相及原则 犯罪是不孝不友,一人犯罪与其父子兄弟无关,亲属可以不受株连。 (4)正当防卫原则 《周礼·地官·调人》“凡杀人而义者,不同国,令勿仇,仇之则死”。 “杀人而义者”是指正当防卫。 《周礼·秋官》“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 将盗窃公私财物的犯罪者,杀死无罪。 (5)“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原则 《礼记·王制》“凡听五刑之讼;……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凡断狱论,决定给犯罪者处罚时,既要看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大小,也要慎重地考虑犯罪者的主观犯罪动机,决定刑罚的轻重。 (6)宽严适中原则 在定罪量刑上强调“中道”、“中罚”、“中正”,要求宽严适中,不偏不倚。 关于“中”的含义,唐人孔颖达解释说“中之为言,不轻不重之谓也”。 强调在定罪量刑时做到不轻不重、不偏不倚,这是一种很高的司法要求。 (7)罪疑从轻,罪疑从赦原则 《尚书·吕刑》云“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 《周礼》记载,西周时还有“三刺之法”,凡是重大或是疑难案件,要经过三道特殊程序来决定:“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万民”。说明对于司法审判,特别是重大疑难案件的慎重。 (8)刑罚世轻世重原则 《尚书·吕刑》“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 具体的轻重宽严标准则是:“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 4 . 主要刑罚 (1)死刑 称“大辟”。分为两类: 一类是奴隶主贵族的死刑。只有绞,称缢或磬,以全其尸。 一类是没有爵位的奴隶主和平民的死刑,有斩(腰斩)、弃市(杀之于市,与众共弃)、 车裂(使头与四肢各部位分裂)、磔(剖断肢体)、膊、焚等。 (2)肉刑 墨、劓、刖、剕、宫刑 (3)流刑 也称流或流放 (4)徒刑 即圜土之制。 《周礼》“以圜土聚教罢民。凡万民之有罪过而未丽于法者,寘之圜土,而施职事焉。任之以事而收教之。弗使冠饰,以盟刑耻之”。 “其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 这种制度的施用对象是那些违犯法律或有罪过但尚不致适用五刑处罚的轻微犯罪人。 (5)拘刑 也称“嘉石之制”。 对有罪过,但不够判刑者适用的一种较轻的刑罚。 “桎梏而坐诸嘉石,役诸司空”。 《周礼·秋官·大司寇》规定:坐于嘉石的时间,重罪“旬有三日坐”即坐十三天,其次分别是九日、七日、五日、三日,共分五等。劳役的时间,重罪者为一年,最轻者为三个月,也是分为五个等级。 “圜土之制”、“嘉石之制”开创了中国有期限的劳役刑制度,体现了西周“明德慎罚”,重视教化,以使罪犯改恶从善的思想。 (6)赎刑 据《尚书·吕刑》,当时墨罪赎铜六百两,劓刑赎铜一千二百两,剕刑赎铜三千两,宫刑赎铜三千六百两,大辟赎铜六千两。 赎刑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保障少数贵族、官僚特权的制度。 (二) 民事法规 1 .所有权 在西周,天下最为重要的两项社会资源——土地与臣民,在理论上都属于周王所有,周王可以赏赐,也可以收回,甚至可以动用武力,进行征伐,“削之”、“眚之”,再转赠他人。 西周实行政治上的分封制,这种逐级分封、层层占有的政治体制,实际上造成了西周时

文档评论(0)

199****5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