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产业竞争态势及前景展望概括.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触控产业竞争态势及前景展望 日期:2014年12月17日 目录 1.谁主沉浮的触控技术 概况:从G+G,G+F发展到OGS,再发展到In/On-Cell,都是最近几年发生的事情。目前,各种触控技术在市场上的份额不同。统计如图: 2013年全球各触控技术市占率统计 卖型 G+F G+G P+G OGS In/On-Cell 其他 市占 37.73% 23.8% 19.2% 11.5% 3.7% 4.07% 来源:FPDisplay整理 技术路线是当前触摸屏厂商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它涉及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市场上,触控技术相互渗透,企业也从各个方面分析触控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把握着触控技术发展的 主流。 2009—2015年各触摸屏技术渗透率变化 时间/类型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电阻式 80% 69% 40% 30% 25% 20% 15% 电容-薄膜式 10% 13% 25% 25% 24% 22% 20% 电容-玻璃式 9% 15% 305 38% 42% 45% 50% 电容-嵌入式 1% 3% 5% 7% 9% 13% 15% 来源:FPDisplay整理 2013年,G+F、G+G电容屏、OGS电容屏平均生产良率达87%、85%、63%。内嵌式触屏开始渗透。 1、谁主沉浮的触控技术 (1)OGS 主导厂商:触摸屏厂 现状:技术路径日渐明朗、市场规模逐步打开 面临问题:触摸屏的强度不高、加工成本高 制约因素:由于OGS保护玻璃和触摸屏是集成在一起的,通常需要先 强化,然后镀膜、蚀刻,最后切割。这样在强化玻璃上切割很麻烦,成本高、良率低,并且造成玻璃边沿形成一些毛细裂缝,这些裂缝降低了玻璃的强度,目前强度不足成为制约OGS发展的重要因素。 1、谁主沉浮的触控技术 (2)In‐Cell 主导厂商:面板厂 市场前景:到2018年,In‐cell触控技术市占率将可能会由2013年的13.7% 成长到16.7%。 领军厂商:LGD、JDI、夏普 优点:降低显示屏厚度、改进画面质量 现状:对众多传统触摸屏产生来说,短期不必担心In‐cell替代,该技术很难在三年内成为主流。因为良率问题,虽In‐Cell触控面 板未来 市场虽前景广阔,但变数仍在。 一、谁主沉浮的触控技术 (三)On‐Cell 主导厂商:面板厂 工艺制程:On‐Cell是指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触摸传感器,相比In‐Cell技术难度降低不少。 领军厂商:三星、日立、LG 优点:降低显示屏厚度、改进画面质量 现状:目前,On‐Cell多应用于三星AMOLED面板产品上,技术上尚未能克服薄型化、触控时产生的颜色不均等问题。 一、谁主沉浮的触控技术 一、谁主沉浮的触控技术 (四)生产工艺 也是导致触控技术多样化的原因 高精度网印制版及印刷技术是当前触摸屏制程中的核心技术。 随着触摸屏市场的迅猛发展,对触摸屏生产成本和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触摸屏生产工艺上主要有印刷、激光以及黄光三种,由于在激光和黄光的制程需要投入昂贵的设备成本,任何工厂需要生产安排的灵活性,纵使黄光制程有其优点,而优点往往从接“大单”中才能反映出来,所以触摸屏厂的灵活性不是任何先进生产方式可以代替的。 目前,市场上面仍以印刷为主,占到了47.6%,激光制程为33.1%,而黄光制程只有19.3%。 一、谁主沉浮的触控技术 (五)其他触控技 其他触控技术还包括:红外触控、电磁触控、混合触控、光学触控触觉反馈技术等等 目录 二、烽烟四起的触控材料 (一)触控材料概况 触摸屏产业链:玻璃基板、Petfilm、胶材是产业上游的主要材料,而玻璃基板、Petfilm的供应几乎被美日企业所垄断。ITO玻璃、ITOfilm、sensor(包含触控IC)、coverlens是中游部分,下游为触控模组。 触控传感器正在经历薄膜式取代玻璃式过程。 以导电聚合物、纳米银线、金属网格、纳米碳管及石墨烯等新型软性透明导电材料近年来研发迅速,并且很快商业化。这些材料对ITO透明导电膜的替代性很强,特别是在中大尺寸触摸屏领域,更具有优势。 二、烽烟四起的触控材料 (二)触控材料前景 2013年,国内电容屏出货面积 超过400万平方米,其中ITO导电玻 璃需求量超过360万平方米,ITO PET膜需求量超过140万平方米。 从触摸屏产业上游材料的成本 分析,ITO材料占据40%左右。且 随着触摸屏行业的发展,对ITO材 料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作为稀有金 属的铟

文档评论(0)

199****5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