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损害的诊断思路 及护肝药物的临床应用》.ppt

《肝功能损害的诊断思路 及护肝药物的临床应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功能损害的诊断思路 及护肝药物的临床应用;2;肝脏的生理功能 肝功能实验室检查内容 肝功能损害的辅助检查 肝功能损害的原因 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 肝功能损害的诊断思路 护肝药物的临床应用;肝脏的生理功能 ;肝脏的生理功能;肝脏的生理功能;肝功能实验室检查内容;肝功能实验室检查内容;第一节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肝脏是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的器官,许多蛋白质如白蛋白、糖蛋白、凝血因子、纤溶因子及各种转运蛋白等都由肝细胞合成,当肝细胞受损时,合成上述蛋白的功能降低,蛋白质的合成量就减少 ?球蛋白虽然不是肝细胞合成,但当肝实质细胞受损,间质细胞增生时,球蛋白的生成增加 因此,在肝脏疾病时,可表现出血液中蛋白质质和量的改变 其主要表现为白蛋白减少,纤维蛋白原减少,球蛋白的增多等 因此,测定血清中蛋白质含量和分析其组分的变化,可以了解肝脏蛋白质代谢的功能;正常参考值 总蛋白:60--80g/L 白蛋白:40-55g/L 球蛋白:20-30g/L A/G:1.5-2.5:1;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升高 急性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降低 肝细胞损害合成减少:肝炎、肝硬化、肝癌 总蛋白<60g/L,白蛋白<25 g/L,低蛋白血症 营养不良:摄入不足 丢失过多:肾病、烧伤、大出血 消耗增加:结核、甲亢、恶性肿瘤;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升高 TP>80g/L(高蛋白血症) A >35g/L(高球蛋白血症) 慢性肝病、M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和感染如结核、麻风、慢性血吸虫病 血清TP降低 生理性减少(e.g.3y)、免疫功能抑制、先天性低TP A/G倒置 肝功能损伤、M蛋白血症。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多发性骨髓瘤;血氨测定;第二节 胆红素代谢检查;胆红素主要是在网状内皮系统中,由衰老RBC的血红蛋白分解后形成 生成后在血液中与白蛋白聚合,此时尚未与其它化合物结合,称为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或游离胆红素) 非结合胆红素被转运到肝脏,经肝细胞摄取后,通过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 称为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由胆道排入肠腔,被细菌还原成尿胆原 尿胆原一部分???肠粘膜吸收进入体内被肝细胞摄取,其中大部分又转变成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腔,形成“肝肠循环” 残留肠腔的尿胆原氧化后,以粪胆素排出 因此,当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的摄取、结合、转运、排泄等过程发生障碍,可导致血中胆红素增高,从而发生黄疸;胆红素代谢;参考值 总胆红素(STB) 1.7 ~ 17.1 ?mol/L 结合胆红素(Conjugated Bilirubin,CB) 0 ~ 6.8 ?mol/L 非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 1.7 ~ 10.2 ?mol/L;临床意义;2.判断黄疸的类型 STB 340-510 ummol/L 阻塞性黄疸 170-265 ummol/L 不完全梗阻为 17-200ummol/L 肝细胞性黄疸 85 ummol/L 溶血性黄疸;3.结合血清胆红素的分类来判断黄疸类型 STB 和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溶血性黄疸 STB和结合胆红素增加为阻塞性黄疸 STB、结合胆红素及非结合胆红素都增加为肝细胞性黄疸;;第三节 胆汁酸代谢检查;血清总胆汁酸 (Total Serum Bile Acid, TBA);第四节 血清酶学检查;肝脏是酶含量最丰富的器官,肝细胞损伤时,许多酶如ALT、AST、GGT、ALP释放入血,导致血浆酶水平升高 1.肝脏疾病时酶活力改变的机制 酶合成异常 肝细胞释放增加 2.分类 反映肝细胞病变和坏死的酶 反映肝、胆淤滞的酶 反映肝纤维化的酶 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的酶;1.肝细胞病变和坏死的酶;临床意义 病毒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阳性率 80%-100%,ALT:500-1000U/L ASTALT 重症肝炎和亚急性重症肝炎 ALT升高后反而下降,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病情变化,肝细胞严重坏死,ALT水平与肝细胞损害不一定成正比。 慢性肝炎:ALT持续异常、反复 ;临床意义 肝硬化、肝癌 AST、ALT轻度上升或正常,以ASTALT居多 非病毒性肝炎 脂肪肝、药物性肝损、酒精性肝病、胆系疾病、心衰、休克、妊娠后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肝内外胆汁淤积 转氨酶活性正常或轻度升高 一些药物或毒物所致升高: 氯丙嗪、异烟肼、奎宁和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有机磷中毒 ;2.肝细胞合成酶;3.胆道梗阻的酶;临床意义: 1. 80%的阻塞性黄疸患者,如胆石症,肝、胆、胰头、壶腹部肿瘤等ALP均增高

文档评论(0)

189****2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