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冲刷效应在农村雨水利用中的应用.pdf

初始冲刷效应在农村雨水利用中的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始冲刷效应在农村雨水利用中的应用 郭 渊,章武首,龚 沛,刘 洋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73oo00) 摘 要:通过理论分析暴雨径流初始冲刷效应的影响因素,提出在农村雨水利用中,通过控制集雨面的制作、加强集 雨面的维护等措施,强化初始冲刷效应,以少量的初期雨水携带大部分的污染物,从而改善后蓄雨水水质。 关键词:农村雨水利用;初始冲刷效应;集雨面 中图分类号:TV632 在我国西北 、华北、西南及沿海和海岛地区部分 可以大幅消减进人雨水利用装置污染物数量,从而 农村地区,地面水和地下水严重缺乏或季节性缺乏, 实现有效改善蓄集雨水水质的 目的。 地形上山大沟深、沟壑纵横 ,难于修建跨流域引水工 程,农业生产完全依靠天然降雨,更为严重的问题是 1 初始冲刷效应分析 可靠的生活饮用水供给,经常需要政府运水救济。 1.1 初始冲刷效应定义 雨水利用是一项古老技术 ,我国西北山区人 民早就 由于EMC(径流平均污染物浓度)能够比较确 有打窖蓄水供家庭用水之需的传统,南方山区也有 切地描述一场降雨过程中的径流污染程度,且可以 修建山塘解决缺水困难 的实践…。雨水蓄集工程 用来对 比不同场次降雨的径流污染程度,很多学者 收集的雨水水质与蓄集方式、所处区域环境和集雨 从EMC这个概念人手来对初始冲刷进行定义。 面材料、使用类型、养护状况等因素影响。农村一般 EMC的计算式为: 采用庭院、坡面和公路集雨方式L2J,雨水中污染物 主要来 自大气沉降物、家禽粪便、动植物残骸和生活 删=等= 垃圾等 3J。由于雨水在水窖水柜等蓄水装置 中停 式中:M为径流过程中某一污染物的浓度 ;V为相应 留时间较长,加之农村受经济技术条件制约,无法对 的径流总量 ;C和 Q。分别为 t时刻污染物的浓度和 雨水进行有效处理,水质状况堪忧 j。刘洪亮等人 径流流量;T为总的径流时间。当tT时,则可定 对地窖水质的研究发现,由于贮存期过长而使地窖 义部分径流平均污染物浓度 (PEMC),其计算式为: 水带有腥味,水中微生物、耗氧量、氨氮等也经常超 PEMC= = 标,色度 和浊度较 差,I级 水率 为 19.23% ~ 79.62%,I级和 Ⅱ级水总和也仅仅为 23.08% ~ 式中:m(t)和v(t)分别为径流开始至 t时刻累积径 92.3l% J。南方地 区无盖水柜的水质比较差 ,主要 流输送污染物量和累积径流流量。显然当t:T时 表现在经常有藻类、树叶、草屑、摇蚊幼虫等漂浮物 有:PEMC=EMC。再分别定义无量纲累积污染物量 且细菌总数、COD、氨氮、亚硝酸盐氮往往超标 。 和累积径流流量 L和F: 水质已取代水量成为农村雨水利用亟待解决的问 L= 题。 在路面、停车场或高速公路等不透水面上,暴雨 F= 径流中污染物的排放有一个显著的规律:与后期相 比,在暴雨径流的前期污染物的排放速率和浓度都 根据L和F的关系,不同的学者对初始冲刷的 相对较高,即初始冲刷效应 (FFE)J。利用初始冲 定义不一致。Lee等认为L和F存在着幂函数关系 刷效应,通过优化计算,合理的选定初期径流的弃流 L=F,其中b为初始冲刷效应稀疏,当b1时,即 量,可以为面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 (BMPs)的高效设 认为存在初始冲刷效应,b值越小,初始冲刷效应越 计提供依据 J。由于初期径流中的污染物浓度较 明显 ]。Bertrand等认为当△=L—F0.2时,初始 高,应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