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感课堂观察量表(面向小学中年级学生) 倾听行为 倾听他人发言 水平1:同学发言时不认真倾听,做自己的事情 水平2:同学发言时能够认真倾听 水平3:同学发言时能够认真倾听,并以适当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 尊重他人想法和观点 水平1:在同学提出不同意见时不加分析,一味否定,固执己见 水平2:在同学提出不同意见时能够认真分析,而不是一味否定 水平3:在同学提出不同意见时,能够以恰当的方式质疑或解释 研究目的: 采用评价量规表对科学教育过程中儿童的合作与倾听行为进行形成性评测,以考察探究式科学教育对儿童合作与倾听行为的影响。 研究方法: 被试:在实验组和控制组各随机选择一个班级(每个班级均为25人,分为5个小组)作为观察和评价对象,主要由授课教师进行观察和评价,研究人员辅助完成。 工具:自编儿童课堂行为观察评价量规表 程序: (1)教师在每一次课结束以后对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并由研究者进行补充; (2)同时对每一个课时进行录像,如果教师评价和研究者评价不一致,则将教学视频回放以重新评定。 研究结果与讨论(1) 随着课时的推移,实验组在“共享实验材料”方面的得分开始逐步高于控制组,从第11课时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 “共享实验材料”得分比较图 研究结果与讨论(2) 随着课时的推移,实验组在“合作完成任务”方面的得分开始逐步高于控制组,从第14课时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第20课时除外)。 “合作完成任务”得分比较图 研究结果与讨论(3) 随着课时的推移,实验组在“倾听他人发言”方面的得分开始逐步高于控制组。由于要求实验组授课教师对儿童的倾听行为进行及时的反应和引导,因此得分走势呈现较为稳定的逐步上升趋势;而控制组的走势则相对比较平稳。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整体上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从第18课时开始出现了显著性差异。 “倾听他人发言”得分比较图 研究结果与讨论(4) 随着课时的推移,实验组在“尊重他人想法和观点”方面的得分开始逐步高于控制组。在实验组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出现较为激烈的争论和观点差异,授课教师会进行及时的引导,要求学生分析他人的观点,因此得分走势呈现较为稳定的逐步上升趋势;控制组的走势也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但相对比较平稳。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整体上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从第17课时开始出现了显著性差异。 “尊重他人想法和观点”得分比较图 行为编码在儿童同感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行为编码方案的建立 经过对儿童合作行为的分析和参考现有的合作行为编码方案,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中儿童的合作行为进行编码: 几名儿童使用一个共同的工具或材料; 互相交换使用自己的工具或材料; 统一的或有组织的活动(如遵照组长的分工执行); 持续的身体接触(例如互助行为); 通过讨论形成一致的观点或方案。 研究目的 采用行为编码的方法对探究式科学教育课堂中儿童的合作行为进行编码,通过将行为量化的方式来考察探究式科学教育对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 研究方法 被试:在实验组和控制组各随机选择一个班级(每个班级均为25人,分为5个小组,与评价量规表的研究为同一班级)作为观察和评测对象,主要由研究人员完成。 工具:儿童合作行为编码方案、摄像机 程序: 对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像,每个教室架设三台摄像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下整个班级的活动情况 研究者后期截取每一个课时中的动手操作部分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探究式科学教育可以显著地改善儿童的合作行为 行为编码得分比较图 第12、13课时,第17-24课时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 皮肤电在儿童同感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研究目的: 采用皮肤电阻技术,考察具有不同同感能力的儿童在情绪诱发状态下的皮肤电阻变化水平之间的差异。 研究方法: 被试:筛选极端组,根据问卷和评价量规表的得分筛选前后各10%的儿童,其得分均不在方差范围之内,两个极端组各16名儿童 仪器和材料 仪器:学习科学研究中心自主研制开发的无线多参数生理参数 情绪诱发材料: 正性情绪诱发材料:《憨豆先生》片段(高兴) 中性情绪诱发材料:《帝企鹅日记》片段(中性) 负性情绪诱发材料:《唐山大地震》片段(悲伤) 程序:中性、正性、负性;交叉平衡顺序,测试三次,每次间隔一周 研究结果 不同同感能力水平的儿童在不同情绪诱发下的皮电水平变化 正性: t(22)=72.821, p=.000;负性: t(22)=51.121, p=.000 在中性情绪诱发条件下,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的皮电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是与基线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组别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 在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诱发条件下,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的皮电水平均大幅下降,与基线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组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在正性情绪诱发条件下的差异为t(22)=72.821, p=.0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