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和理课件人类面临和主要环境问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生物污染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二)环境问题的类型 活动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世界的生态破坏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光化学反应示意图 世界的环境污染 小结: 水银污染下的残疾 1971年 日本水俣 尤金 · 史密斯[美] 1973年以后在莫斯科工业区附近,已经出生了90名四肢不全的畸形儿 工厂废气 氨 化工废气 硫化物 燃煤、燃油设备、汽车化工废气 烃类 工厂、汽车尾气 氮氧化物 煤设备 煤粉尘 工厂、汽车尾气 一氧化碳 酸雨:污染生物、土壤、建筑等。诱发疾病。粉尘与肺癌有关。二氧化氮引起慢性气管炎。汽车尾气造成光化学烟雾。 氟氯烃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燃煤、燃油设备、有色金属冶炼 二氧化硫 危害 污染源 污染物质 2、大气污染物质来源及危害 * * 环 境 环 境 (2)人类通过生产或生活活动与环境发生联系 人类社会 物质 能量 C D A 废弃物 B ?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 ? 不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 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排放废弃物 ? 人类活动影响周围环境 ? 环境把所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 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是环境的产物 思考:如果用此图表示鲁尔区发电厂,则A、B、C、D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一)什么是环境问题 2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生态破坏 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一)什么是环境问题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 环境污染 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2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什么是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印度塔塔钢铁厂 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植物杀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往日浓荫蔽日、绿树摇曳的岛上,长满了薇甘菊。它们宛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内伶仃岛,可能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 笼罩在城市上的光化学烟雾 生态破坏 环境问题的类型 环 境 污 染 问 题 由环境环境污染演化而 来 的 问 题 生 态 破 坏 问 题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 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森林、草原、矿产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按环境要素划分 按生产类型划分 按地理空间划分 大 气 污 染 水 体 污 染 工业环境问题 农业环境问题 土 壤 污 染 区域环境问题 局部环境问题 生活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 资源枯竭是指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地开采与破坏,使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和质量下降,以至不敷人类资源需求的现象。 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原因:人口增加、资源总量减少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案例一: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人民在夺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各国在发展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还进口一些粮食,以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但是大多数国家的人均粮食消费量增长不多。特别是1971年以后,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致使人均产量开始下降。近些年,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地区粮食匮乏,特别是中非、西非、东非一些国家情况相当严重. 请分析亚非拉粮食匮乏的原因。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二)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由于长期破坏植被,生态系统严重破坏生物链割断,导致生态失衡,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部分生物灭绝、消失。 案例二:缩小了的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每年雨季来临,长江水位暴涨,水位高于洞庭,江水注入湖泊,洞庭湖起接纳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冬季相反。因此,洞庭湖对长江水位起天然的调节作用。但近年来由于泥沙的淤积,湖底抬高,特别是周围地区为了生产而围湖造田,使湖面减少,仅1977年到1985年,其水面就减少了46%。这样,其分洪能力大大降低,致使1998年长江大水之际,中下游地区洪水暴涨,险象环生,直至造成九江大堤决堤,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 讨论:围垦湖海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案例三: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历史上的黄土高原是一个林茂水丰的地区,后来由于森林被砍

文档评论(0)

157****26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