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长江大桥初勘外业验收的汇报材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7 方案比选(地质角度) 5、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南 塔(方案二) 横断面图 地层:0~25.1m为松散~稍密状细砂;25.1m以下即为密实状粉细砂,但粉质黏土夹层较多,其中在91.8~99.5m段夹卵石层。桩基持力层可选择122m以下⑩层密实状细砂。 5.7 方案比选(地质角度) 5、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南 塔(方案一、方案三) 横断面图 地层:0~27.0m为松散~稍密状细砂; 27.0m以下为密实状粉细砂,夹有粉质黏土层;25.2m以下即为密实状粉细砂,其中86.5~97.0m为卵石层。桩基持力层可选择⑩层密实状细砂。 5.7 方案比选(地质角度) 5、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比选 地形 地貌 中塔位置离航道较近,地形虽缓,但水流相对较急,表层淤积速度较缓,南塔同方案三。 方案二南塔位置介于中塔及南塔中间,表层土淤积速度介于中塔和南塔之间。 南塔位于河床与河漫滩交界位置,离陆域近,表层淤积速度相对较快。 无明显差别 地质 构造 桥址区无断裂通过,构造较为简单。场地稳定性条件均较好。 无明显差别 地层 岩性 中塔位置标高-28.87夹有一厚粉质黏土层,-65.77夹有一厚的卵砾石层。 方案二南塔位置标高-70.00夹一厚的卵砾石层。 南塔位置标高-62.95夹一厚的卵砾石层。 无明显差别 桩基 持力层 均可采用⑩或⑧3层密实状细砂层。 无明显差别 不良 地质 三种方案塔位浅部均存在③层液化土层,北岸均存在岸坡崩塌可能。 无明显差别 从地质角度比选,三种方案主塔位置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等地质条件相差无几,无明显优劣。建议从技术难度、工程安全,工程造价、通航、景观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比选。 目 录 1、项目概况 2、工作内容及方法 3、勘察QHSE管理 4、完成工作量 5、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6、业主验收情况 6、业主验收情况 2013年5月12日,湖北省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在石首市主持召开了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初步设计阶段长江大桥段工程地质勘察外业验收会,会议邀请了业主交投公司、中交一院、二院、长江三峡勘测院、二航院、地质大学、中铁四院等有关专家成立了专家组。会议听取了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勘察外业工作汇报,查验了外业资料及岩芯库,专家组认为本阶段勘察外业工作符合规范规定、满足设计要求,同意通过验收。 本次勘察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帮助下,在省院及中交二院等兄弟单位的协作下,中交公规院勘察项目部合理策划、周密部署、团结拼搏,圆满完成了本次勘察外业的各项任务! 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结 语 感谢您的莅临指导! 通道两端接线延伸的联接主要道路标示出来 (已改 童) * 通道两端接线延伸的联接主要道路标示出来 (已改 童) * 通道两端接线延伸的联接主要道路标示出来 (已改 童) * 增加主要基岩强度数据 已经增加 童 请吴博士美化表格 * 图片动画 已修改-吴 * 图片动画 已修改-吴 * * * 增加主要基岩强度数据 已经增加 童 请吴博士美化表格 * 增加主要基岩强度数据 已经增加 童 请吴博士美化表格 * * 增加主要基岩强度数据 已经增加 童 请吴博士美化表格 * * * * 增加主要基岩强度数据 已经增加 童 请吴博士美化表格 * 增加主要基岩强度数据 已经增加 童 请吴博士美化表格 * 增加主要基岩强度数据 已经增加 童 请吴博士美化表格 * 增加主要基岩强度数据 已经增加 童 请吴博士美化表格 * 增加主要基岩强度数据 已经增加 童 请吴博士美化表格 * 增加主要基岩强度数据 已经增加 童 请吴博士美化表格 * 增加主要基岩强度数据 已经增加 童 请吴博士美化表格 * 增加主要基岩强度数据 已经增加 童 请吴博士美化表格 * 增加主要基岩强度数据 已经增加 童 请吴博士美化表格 * 3.1.2 仪器设备配备 ◆组织水域施工机组1个,陆域3个; ◆投入施工平台船1艘,交通船1艘。 ◆钻机4台套; ◆测量设备2台套; ◆土工试验设备20台套; ◆物探设备2台套; ◆数据处理设备:电脑15台套,打印机3台,复印机1台; ◆影像设备:照相机8台,摄像机1台。 3.1 投入力量及组织架构 3、勘察QHSE管理 3.1.3 组织架构 3.1 投入力量及组织架构 3、勘察QHSE管理 3、勘察QHSE管理 2013年2月26日,工程勘察管理部正式入驻项目现场驻地,并立即开展了海事、河道、水利等钻孔施工许可证的申请工作。同时开始项目建章立制、外业施工标准等前期准备工作。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