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寻乌县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唐诗二首》卖炭翁第2课时课件 .ppt免费

江西省寻乌县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唐诗二首》卖炭翁第2课时课件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卖炭翁白居易 有位卖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的很黑。卖炭所得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却担心炭的价钱被降低,还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辗轧冰冻的车轮印,往市集的方向去。 牛都疲乏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前面两位轻快洒脱的骑马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的爪牙。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却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有一千多斤重,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它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学习目标 1、学会名句赏析,把握作者的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文言内容。 3、感受作者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何这样写?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揭示了卖炭翁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辗”字既写出了天气寒冷,路面已经结了冰,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和宫使的贪得无厌,也从侧面突出了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剥削。 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何这样写? 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花白,十个指头就如乌炭一样黑。诗人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人物外貌,抓住三个部位(脸、鬓、手)、三种颜色(脸是焦黄色,鬓发是灰白,十指是乌黑),形象地描绘出卖炭翁的生存状态:一是劳动的艰辛,一是年岁已老。后一句中,“苍苍”与“黑”形成鲜明对照。 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揭示了卖炭翁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此句最能体现卖炭翁矛盾心理。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价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衣正单”,本该希望天暖,然而却“愿天寒”,只因为他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卖炭得钱”上,所以冻得发抖也一心盼望天气更冷。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可怜”二字,倾注着诗人深深的同情,不平之感,自在不言之中。 卖炭翁 宫使 烧炭艰辛 运炭艰难 炭被掠夺 生活困苦艰辛 夺炭 (肖像、心理、动作描写) 对比 主旨: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肖像、动作描写) 仗势凌人 蛮横冷酷 1、默写 1.满面尘灰烟火色, 。 2. ,心忧炭贱愿天寒。 3.半匹红绡一丈绫, 。 2.翻译下列句子。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3、理解性默写 (1)、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情相互矛盾的诗句: (2)、《卖炭翁》中描写出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 (3)、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根顺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