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879-2015 芝麻品种抗细菌性青枯病鉴定技术规范》.pdf

《DB36T 879-2015 芝麻品种抗细菌性青枯病鉴定技术规范》.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67.200.20 B33 备案号:48483-2016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 T 879—2015 芝麻品种抗细菌性青枯病鉴定技术规范 The Technique Rules for Identification Sesame varieties resistance against Sesame Bacterial Wilt[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 2015 - 12 - 21 发布 2016 - 03 - 15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6/ T 879—2015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鉴定方法 1 4 病情调查 2 5 品种抗病性评价 2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严重度分级 4 I 学兔兔 DB36/ T 879—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华菊玲、李信申、熊艳、黄瑞荣。 II 学兔兔 DB36/ T 879—2015 芝麻品种抗细菌性青枯病鉴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芝麻品种抗细菌性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鉴定方法及抗病性评价 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芝麻品种对细菌性青枯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自然诱发 natural induction 在适宜病害发生的环境和病原菌存在的条件下,病原菌借自然因素或间接传播到寄主植物或器官, 使其发病。 2.2 人工接种 artificial inoculation 采用人工方法将病原菌直接或间接接种到寄主植物的种子或根部,使其发病,并依据相关的抗性评 价标准,来区分品种的抗病性。 2.3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 Yabuuc

知传链电子书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