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现设计基础.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古罗马庄园(台地柱廊园) 古罗马强盛时期征服了庞贝等广大地区。奴隶主贵族兴建的庄园根据意大利的地貌和自然风光,造园手法又吸收了西亚、古希腊和西班牙的传统形式,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古罗马特点的台地柱廊园。 3、意大利台地园 16世纪,从意大利开始兴起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也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各阶段的庄园有不同的特色。 意大利台地园林的特点: 1)、依据地势高低开辟台地,各层次自然连接。 2)、主体建筑在最上层台地上,保留城堡式传统。 3)、分区简洁,有树坛,盆树,并借景园外景色。 4)、喷水池在一个局部的中心,池中有雕塑。 意大利台地园平面图 4、法兰西园林 早期是城堡周围的园林,称为城堡园。16世纪以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庄园形式被接受,根据法国的地形特色逐渐形成了法国的平地几何式庄园。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法国的“凡尔赛宫宛”。 5、英国园林(分三个阶段) 早期的英国园林是模仿意大利庄园,14世纪起英国的庄园转向追求大自然风景的自然形式。17世纪,英国模仿法国凡尔赛宫苑,将庄园建为法国式的规整形式并成为社会的主流。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强国,造园形式吸收了中国园林的营养,集欧洲风景画的特色,最终形成了英国的“自然风景园”。 这三个阶段分别为1)、英国传统庄园;2)、英国整形园;3)、英国的自然风景园。 6、日本的园林 1)、6世纪佛教东渡到日本,对日本园林产生重要影响。日本古代宫苑全面接受中国汉唐的风格。 2)、12世纪后,日本中期的寺园、枯山水及茶庭。 3)、日本后期的茶庭及离宫书院式庭园。 下 课 3、全盛期(隋唐): 唐朝是一个意气风发,勇于开拓,充满活力的全盛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生命力的时代。 园林作为一个体系,风格特征也基本形成了。 4、成熟期(两宋到清初) 中国封建社会发育定型,小农经济增长,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市民文化兴起为传统封建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封建文化失去了汉唐的宏放风度,却转化为日渐缩小的精致,实现着从总体到细节的自我完善。 明朝的计成所著园林的名著《园冶》 5、成熟后期(清中末期) 封建社会走下坡路的时期,随着西方势力的入侵,封建社会盛极而衰,逐渐趋于解体。 园林发展一方面继承了前一时期的传统,趋于精致,另一方面暴露出衰颓的倾向。结束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时期。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中国园林也叫风景式园林,崇尚自然界的山水风景。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西方式园林的建筑美与自然美是相对分离的和对立的,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不论多少,无论性质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等自然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3、诗画的情趣 园林的内容有表现诗歌作品中的某些场景,或以景点的名称,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景园作直接点题。 有很多园林对景点的布置以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使观景活动类似感受诗歌和音乐一样。 画意指一些造景的手法运用了中国的绘画理论。 4、意境的涵蕴 景中有意,力求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 第三节 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中国的古代传说中的对仙境的描述代表了当时的人们对园林的形式的追求。有代表性的是:瑶池仙境,悬圃。 基督教的《圣经》中记载的“伊甸园”是犹太民族对园林形式的追求。 佛教的净土宗宣扬西天“极乐世界”则代表古代印度人所追求的居住的理想乐园。 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对园林的不同理解 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对园林的不同理解 中国的古代传说中的对仙境的描述代表了当时的人们对园林的形式的追求。有代表性的是:瑶池仙境,悬圃。 基督教的《圣经》中记载的“伊甸园”是犹太民族对园林形式的追求。 佛教的净土宗宣扬西天“极乐世界”则代表古代印度人所追求的居住的理想乐园。 一、原始社会(萌芽期): 1、原始社会前期中期。 2、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园林的萌芽。 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 人类进入了农耕文明,随着城镇的出现,园林开始出现。(此阶段园林出现发展的过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 此时园林是服务于少数统治阶级的,为私人所有,为少数人服务,不对外开放,是封闭的,主要是为了追求视觉景观的效果之美,陶冶人们的情操等作用。 三、工业文明出现之后 十八世纪工业文明崛起,人类生产力提高,人们从理解大自然到控制大自然,两者的关系从亲和转为敌斥、对立。 这时,有识之士纷纷提出改良学说。 F l olmsted(1822-1903)沃姆斯特德 美国园林的先驱,现代园林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城市公共园林的概念,倡导建立国家公园。

文档评论(0)

smartxiaoh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