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潼南县污水处理工程老区变配电间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为了将重庆市潼南县城市污水收集到潼南县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拟在潼南
县新、老县城兴建污水处理厂厂外管线工程。本A工线程主要收集老县城污水。
本工程挖孔桩主要在变配电间,共10计根,其中φ1000的四根,φ900的六
根,本工程采用端承桩基础,桩端扩大,以卵石层为持力层。卵石承载力特征值:
frk=0.4MPa。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1、位置与交通概况
勘察区位于潼南县城,交通运输的骨干是公路运输,勘察区交通便利。2、线路区工程地质条件
2.1自然地理及气象、水文
线路区位于潼南县新、老县城城区,沿涪江两岸延伸至潼南污水处理厂,交通较为方便。
线路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冬暖春早,夏热秋凉,秋雨连绵,无霜期长特点。多年平均气17温.9℃~18.5℃,最高气温40.8℃(1972年 8
27日),最低气温-3.8℃(1963年 1 月 15日),夏季长达4 个月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986.00mm,最大年平均降雨量1378.3mm(1968年),最小年平均降雨量 783.2mm(1961年),降雨一般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2/3,最大日暴雨量426mm(1981年 7 月 13~14日)。年平均风速23m/s,最大风速(10分钟平
均)26.7m/s(1958年 5 月10日),实测极大风速27.0m/s(1961年 8 月4 日),最
大风力达35m/s,最大静风频率7%(1 月份),平均风速3.4m/s。
场地地表水体主要为涪江,涪江属嘉陵江支流,常年水216位为.23~221.45m,
根据潼南水文站资料涪,江常年洪水位236.75m,2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为245.75m。
线将在谭家桥位置穿越涪江,据调查,该位置涪江的最低冲刷深224度.为80m。目前潼南县城污水多直接排放涪江中,形成多个排放口。
2.2地形地貌
线分别沿涪江“U”型河谷两岸由西向东延伸A,线位于涪江右岸,除A
线过涪江段为涪江河床地貌外,其余地段为涪江一级阶地地貌。
线 K0+0.00~K1+800段地形横坡坡度角15~40°,纵坡坡度5~20°,其余地段地形平坦。沿管线地面高227程.32~257.53m,相对高差30.21m。
2.3地质构造
场地区域地质构造属龙风场向斜南东翼,岩层产状较为平缓,岩层呈单斜产
出,其产状为305°∠6°。经场地出露的基岩调查发育两组构造裂隙:
Ⅰ组裂隙:倾向200°~220°,倾角70°~82°,间距1.3~2.7m,倾向延伸
1.8~4.6m,张开度1~5mm,裂面较平整,无充填,未胶结,结合较差,属硬性结
构面;
Ⅱ组裂隙:倾向20°~30°,倾角 75°~80°,间距 2.0~5.6m,倾向延伸
2.1~5.2m,张开度1~4mm,裂面呈锯齿状,无充填,未胶结,结合一般,属硬性
结构面。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A.0.4表划分,岩体属块状结
构。
2.4地层结构及岩土工程特征
经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线路区内分布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冲洪积粉土(Q4al+pl)、卵石土(Q4al+pl)和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砂岩、泥岩互层组成。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
素填土(Q4ml):杂色,以暗紫色为主。由粉质粘土、卵石、碎块石、建筑垃圾组成,硬质物含量不均,一般占总质30量~60%,粒径20~300mm。分布于
线路区的房屋集中区、线路区,堆填时间老居住地一般大5于年,厚度 0.50~
11.80m。根据填龄、回填方式和触探综合判断A:线 K0+0.00~K0+200段填土结构松散、饱和;A线K0+500~K1+900段填土结构稍密状湿、;A线K1+900~K2+300段填土结构松散状、干;A 线 K2+300~K3+060段填土结构中密状、干;B线K0+0.00~K0+300段结构稍密状、干;B线 K0+900.00~K1+700段结构松散状、干;B 线 K1+700.00~K3+540段结构稍密状、干。
粉质粘土(Q4el+dl):褐红色。切面较光滑,手捻滑感强,稍有光泽,无摇
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多呈可塑状,局部含少量直1~2径为.5mm的钙
质结核。表层可见植物根系,该层主要分布A于线 K0+300~K1+400段右侧地势
较高的斜坡上,厚度0.97~1.10m。
粉土(Q4al+pl):暗褐色。切面无光泽,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
等,多呈中密,湿状,局部含小卵石。表层可见植物根系,该层主要分A线布于
K3+070~K4+320段和B 线 K0+0.00~可+600段,厚度0.6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