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上30课诗词五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泰山 日观峰 日正出 日已出 碧霞元君祠 道中石刻 飞来峰 一线天 杜甫,字子美。 二十岁起,漫游吴越、齐赵。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风翔投奔肃宗拜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华州。759年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 背景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题解 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 首联 (远望)高峻 雄奇 伟大 (兴奋 惊叹 仰慕之情 )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到底是怎样的呢?那一脉苍莽雄浑的青黛,横亘高耸在齐鲁大地之上,一眼望不到尽头。 颔联 (近望)神奇秀丽 分割日夜 巍峨 一个“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写得格外有情:大自然将灵秀之气全集中于这座山。 一个“割”字,平凡之中见出奇险,显出山峻峭高耸,将山南山北判若晨昏,由此可以想见山色的变幻无穷。 颈联 (细望)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 ?眼前的雄伟景象,不得不令作者张目凝望: 山中云气层生,弥漫漂浮,不禁心胸激荡;需要睁大眼睛,才能看到鸟儿是如何飞进山中的。 诗人这样地入神而望,这样的一种胸怀浩荡、眼界空阔的主观感受,更反衬出泰山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态。 尾联 (神望)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 望岳译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 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 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汹涌的大海 坚定的山岛 丰茂的树木 灿烂的日月星辰 雄伟壮丽 生机勃发 吞吐日月 包蕴万千 作者介绍 曹操(155-20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以慷慨悲壮见称。有 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 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 曹操此篇,选自组诗《步出夏门行》(又称《陇西行》)属古乐府《相和歌?瑟调曲》。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2点明位置:居高临海,大海壮阔(大海远景轮廓)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写现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 在这水波浩淼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 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具体写山岛:树木繁茂 百草丰美(生意盎然) 4进一步写水:秋风萧瑟 洪波巨澜 汹涌起伏 (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曹操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6 吞吐宇宙

文档评论(0)

1166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