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的形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意境型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灞桥易水——送别 夕阳、西风、残照——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 历史的沧桑变化; 秋风——思归 《阳关三叠》——故人友谊 《关山月》、《梅花落》——边塞诗中对家人思念的象征 杜康——酒的代称, 贾生、屈原——怀才不遇之人, 陶朱——富商; 琴瑟——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 “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意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形 象 形象 具体要求 (1)把握形象的特征 (2)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3)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鉴 赏 指 导 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答案构成 (1)什么形象;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形象的意义。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形象的意义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课堂示例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1、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1)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课堂练习 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0分。 1、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2)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课堂练习 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判为0分。 1、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3)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无论是何种原因,在敬亭山上屹立的仍然是衣襟似云,须发似烟的诗仙形象,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课堂练习 误例分析:误例分析:这是对李白的客观而公正、简洁而诗性的评价,但不合本题的要求,只能判为0分。 (1)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形象的意义。 规范答题技巧 1

文档评论(0)

123****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